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464篇
中国政治   399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1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阳国亮 《桂海论丛》2002,18(2):F003-F003
任何一种所有制的形成及演化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力变化的结果 ,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理论。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水平的相互关系到底如何认识 ,过去在理论上探讨不多。张敦同志的《试论所有制结构与生产力结构的非对应性———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根据》(发表于《桂海论丛》1999年第四期 ,以下简称《试论》)对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入地探讨。张敦在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水平相对应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水平非对应性的观点 ,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意义 ,的确不可多得。正…  相似文献   
82.
《研究与交流》2002,(5):39-39
1、改革开放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就本质而言,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有两个——对内是改革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则是扩大国际贸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两个目标实际上也是合二为一的。现在,这两个目标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8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农业机械化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服务和农机作业已逐步市场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农机化新格局。这对农机化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加强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摆在农机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给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因此,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合理内核,通过深入研究所有制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探索未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变迁路径,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对于把中国的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冲破体制性障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6.
十问于光远     
  相似文献   
87.
崔兵亮 《法制与社会》2011,(19):226-227
为了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考察了东方社会的中国,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根据对土地所有制的分析,马克思区分了原始公社和亚细亚形态,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专指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人类古代奴隶制社会经济形态中具有东方奴隶制特点的奴隶制生产方式或东方类型的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88.
<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谈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时,分析指出,三条底线不能突破:第一,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误读一:农村土地都可以入市文件解读: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入市,只有符合规划和  相似文献   
89.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胜 《党政论坛》2009,(1):21-2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90.
《中国工运》2009,(2):26-27
为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工会要在组建工作上有所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总书记处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工会于2008年6月中旬到10月底.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推动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建会集中行动.带动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建会.进一步扩大了工会覆盖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