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464篇
中国政治   399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1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胜 《党政论坛》2009,(1):21-2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92.
《中国工运》2009,(2):26-27
为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工会要在组建工作上有所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总书记处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工会于2008年6月中旬到10月底.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推动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建会集中行动.带动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建会.进一步扩大了工会覆盖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3.
陈永昌 《奋斗》2001,(8):16-16,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这是我国继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第二步有益探索,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95.
闫靖  王智 《学习月刊》2013,(12):4-5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逐步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本文从我国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社团和党建四个方面为横向框架,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形成历程和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特征。一、1949-1956:新民主主义框架下中国式企业制度的肇建建国之初,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我国逐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96.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市场社会主义改革遭遇重大挫折,东西方的学者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从所有制结构这一根本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是理解这些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失败原因的关键,为此我们构造了一个混合经济结构的演进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苏东与中越等转型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的路径出现巨大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时隔近30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人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把他们排除在外,不但有歧视性之嫌,还有很大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
思想前沿     
经济民主是新型的模式所谓经济民主,是指这样一个经济组织运行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作为行为主体的决策,来自于每一个执行决策的人。经济民主与传统的等级制截然相反,在前者,对企业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
建国60年中,所有制变革始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党和国家决策成败的重大因素。现实中在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与后的所有制变革,尤其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上,尚且存在一些很不协调的看法。究其根源,即在于对所有制变革的评价标准有差异。为此,本文围绕所有制变革评价的真理性问题,就历史上所有制变革进步性、对私有制经济否定性、所有制性质与形式联系性、一定所有制结构综合性、国有经济改革目标性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思辨性看法,并有针对性地批评了那些否定基本经济制度的种种认识倾向。  相似文献   
100.
李松  周琳 《法治与社会》2010,(10):53-55
近年来,随着民意调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不同所有制的民意调查机构在民意调查市场中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调查中发现,由此也引发了民意调查客观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