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8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各国政治   513篇
工人农民   282篇
世界政治   9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1篇
法律   5832篇
中国共产党   7190篇
中国政治   10215篇
政治理论   3034篇
综合类   703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2463篇
  2013年   2710篇
  2012年   3046篇
  2011年   3193篇
  2010年   2752篇
  2009年   2972篇
  2008年   3092篇
  2007年   2310篇
  2006年   2106篇
  2005年   1843篇
  2004年   1256篇
  2003年   1116篇
  2002年   1270篇
  2001年   994篇
  2000年   755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郑建 《前线》2016,(6):54-57
正0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毋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  相似文献   
992.
陶亮 《当代世界》2015,(9):43-46
<正>2014年6月21日,印度文化部与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IGNCA)正式颁布了题名为《季风:海上航线与文化景观》(Mausam/Mawsim:Maritime Route and Cultural Landscapes,Project Mausam,简称"季节计划")的计划。该计划宣称未来要加强印度与印度洋地区国家在人文交流上的合作和相互了解,增进相互关系。"季节计划"出台后在印度引起广泛讨论,而讨论者多把"季节计划"与中国的"21  相似文献   
993.
从独白到复调的转换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状态,这已被经典社会理论家们所阐发,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塑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复调社会条件.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过程等方面呈现出独白性特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一元引领带来阻滞.通过搜集和激活课堂异见的方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论辩式教学是呼应当代复调社会条件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94.
卷首语     
<正>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中共中央又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全面梳理,显示出中央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如何正确认识劳动关系矛盾的性质特点,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以及怎样诠释  相似文献   
995.
吕其庆 《前线》2016,(7):45-48
正01正确对待俄国革命经验现在我们已经有相当丰富的国际经验,它十分明确地说明,我国革命的某些基本特点所具有的意义,不是局部地区的、一国特有的、仅限于俄国的意义,而是国际的意义。我这里所说的国际意义不是按广义来说的......我是按最狭义来说的,就是说,所谓国际意义是指我国所发生过的事情在国际上具有重要性,或者说,具有在国际范围内重演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必须承认,具有国际意义的是我国革命的某些基本特点。当然,要是夸大这个真理,说它不限于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中国古代官员与创新问题、创新特点和局限,对于今天的政府创新乃至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97.
高小平 《中国行政管理》2015,(4):155-156,154
包国宪教授所著的这本书,与我们在案头或书架上经常看到的《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概论》、《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等著作不同,不是一丁半点的区别,而是有着本质性的差别。这本书是将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绩效管理提炼和拓展为一门学科。因此,这是一项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整合建构,形成"绩效管理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学科是对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科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学科  相似文献   
998.
在全国两会上,贵州今年依然抢眼,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引领话题、传播形象、集聚力量的“贵州时间”。  相似文献   
999.
《行政论坛》2018,(3):84-89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与商业银行、投资投机者与自住型购房者是住房政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反映"政府—市场—社会"等三方利益在住房领域的实现问题,它们在住房政策中各自有着不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深入分析不同住房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主体性行为,有助于有效制定住房公共政策,切实防范或降低、治理住房政策风险。在明辨三大核心利益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阐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商业银行、投资投机者与自住型购房者等不同主体的住房政策心理与行为,并提出启示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耻感是人的行为与内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差距甚至冲突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因此耻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评价活动。其评价活动机制与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以内化的一定社会的良心(心中之善)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否定的痛苦的灵魂锤击的心理情感方式显现出来,通过主体自身需要的满足与心中之善的冲突过程、主体对心中之善的确证与升华过程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道德审判与自我心灵拯救。耻感的评价活动不仅在个体主体身上发生作用,而且以群体主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作为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权威评价活动的"有机"形式把适合自己统治的荣辱(耻)观"群体化"、"普遍化"、"意识形态化",使之成为全社会遵循的耻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的上下互动中,通过意识形态的引领而形成的。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在关照现时代人民的诉求过程中,并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内化为民族耻观,构成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代人们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