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235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月16日,重庆市南岸区召开一府两院201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会,7名副区长和法检两院一把手上场应考,现场接受该区300多名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当天,7位分管副区长和法检两院一把手,分别就"四乱"综合整治、财政收支及投融资、畅通南岸建设、  相似文献   
72.
当前,武汉市城建投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缺口大、融资手段单一、平台再融资困难、存量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创新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可行之道在于:统筹全市资产资金;推进投融资平台整合转型;探索创新信贷模式;创新证券市场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建立健全的城建投融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3.
九大领城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多条政策措施为全国创业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涵盖创业面临的政策、资金、产业、环境等九大方面。新政不仅让工商登记变得更加容易,还完善了普惠性税收措施,处于孵化期的企业、孵化机构都能享受到税收优惠。同时,新政还明确,要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和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创业创新,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相似文献   
7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必须紧密结合铁路工作的实际,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铁路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5.
信息之窗     
2004年我国经济走势2004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五大重点张立群在《理论动态》上发文指出:综合国内外条件,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步回升的态势。从三大需求看,在“非典”和其他类似传染性疾病不大规模发生的情况下,受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消费需求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10%左右,高于今年水平;在货币金融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受产业升级活动的推动,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预计将稳定在今年的增长水平附近;由于外贸环境趋于严峻、出口退税率下调、基数较大等原因,预计明年外贸出口增长率将回落到10%左右,受国内市场升温的拉动,进口将继…  相似文献   
76.
云南铁路投融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快速提高运输能力,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投融资多元化是云南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本投入是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据预测,要完成云南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建设项目,需要800~1000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总额500亿元,年均投资100亿元以上,而每年收取铁路建设资金约为10亿元。资金缺口率高达90%。如此大的资金需求,仅靠铁路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是难以支撑的。只有实行投融资多元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到铁路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77.
BOT 作为近年来十分重要的投融资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青睐和关注。由于 BOT 投融资各方分处于不同的国度,各所属国有关债权担保的法律规范迥异,涉及问题众多。  相似文献   
78.
《团结》2004,(4):24-25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林毅夫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  相似文献   
79.
80.
论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文华  于爱英  楚颖慧 《前沿》2007,(9):210-21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研究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十分重要。新投融资模式应是以政府为导向,由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国投资多元主体构成的市场化、高效益的投融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市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