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013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228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2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51.
遗产酌分请求权制度是赋予我国《继承法》上满足条件的继承人之外的人获得被继承人遗产权利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助养关系若干法律问题之分析,可得出满足条件的助养关系下当事人应当享有遗产酌分请求权的结论,分析比较助养关系下当事人遗产酌分请求权与被继承人遗产债权、遗嘱继承权(包括普通受遗赠权)和法定继承权之关系以及该项遗产酌分请求权数额确定因素,则对继承法遗产酌分请求权制度进一步立法与法律适用提供理论探讨,从而力图最大限度发挥该制度应有价值,保证其权利主体获得法定利益。  相似文献   
52.
《工友》2011,(6):24-25
不少员工应该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下班了或者节假日期间,因各种原因单位安排其做本职岗位以外的工作,有些工作任务是举手之劳,对自己影响不大,有些工作却要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落不了"好",因为干的事情与本职工作无关,单位说不能算加班。真的像单位所说的那样吗——栏目主持:潘荷花  相似文献   
53.
公共服务请求权的权利体系是公共服务立法的基础。目前,建设服务性政府已经达成共识,但相关公共服务请求权的范围和性质研究还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文章试着在分析法学的层面上,以霍菲尔德的权利构成理论为框架,对公共服务请求权的逻辑构造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4.
郝晶 《求索》2013,(3):191-193
当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解雇的合法性产生争议提起诉讼,法院认定解雇为非法时,解雇行为无效,劳动关系应继续维持。此时,被解雇日至复职日这段期间的报酬应如何计算及处理,是诉讼实务上重要争议点。我国劳动立法虽肯定劳动者于非法解雇期间的报酬请求权,但对补发工资的构成、解雇异议期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相关问题,或未予解答或规定尚有缺陷。应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务的经验,为遭非法解雇的劳动者的报酬请求权提供合理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55.
反思经济学     
正我今天讲的问题是"反思经济学"。也就是说,我要对教科书当中的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提出一些批评。我们知道对于经济学的批评并不新鲜。过去的一个批评是,认为主流经济学美化了市场,因为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主流经济学家做了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都不现实,不成立。我的批评则刚好相反,我认为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不是美化了市场,而是丑化了市场。市场的有效运行根本不需要经济学的那些假设。用了这些假设,人们就会用假设的现实性评价市场,这就败坏了市场的名声。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几年前,世界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席卷全球。危机  相似文献   
56.
频发的交通事故使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成为必要。为进一步保障受害人的正当权益,我国应该对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进行修改,改善目前对此项制度立法混乱的局面,明确强制保险的责任范围和责任限额,并肯定受害者在事故发生后的保险金直接请求权。  相似文献   
57.
作为大陆法系物权法制度的特有概念,物上请求权在民法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物权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上请求权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应当从物上请求权之概念出发,认识其性质与类别,辨析其与诉讼时效之关系,进而探讨其私力救济之问题,并结合《物权法》现行规定之纰漏提出可行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8.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对日劳工、慰安妇、细菌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爆炸等问题的负面影响,至今严重。启动对日民间诉讼,不仅仅是对人权的基本尊重,也是对战争遇难者及其遗属的起码安慰。可是,对日民间诉讼遭遇重重壁垒,必须从法律上明晰界定,且从法律上切实保障对日民间诉讼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9.
我国《合同法》借用合同概念对不同阶段的附随义务分别作出规定,并分别针对不同阶段的附随义务,各自适用独立的请求权基础、归责原则和法律责任.《德国民法典》用债的概念对附随义务进行法定化,实现了各阶段附随义务请求权基础、归责原则的统一.这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60.
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背景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