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Hu SL  Wen JF  Lai WB  Fang C  Zhang XT  Wang SC  Dai WL  Liu C 《法医学杂志》2010,26(4):257-259
目的利用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microbeam X-ray fluorescence,Micro-XRF)分析技术检测肺内抗酸性硅质颗粒,并探讨其在法医学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溺死组(n=12)、死后入水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提取现场水样和各组肺组织。采用Micro-XRF法测定现场水样和肺组织中抗酸性硅质颗粒的面积含量。结果现场水样中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为4.4mm^2/mL;溺死组、死后入水组、对照组肺组织中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分别为(25.30±10.95)mm^2/g、(1.68±0.63)mm^2/g、(1.65±0.85)mm^2/g;溺死组肺组织中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较死后入水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内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可作为一种溺死诊断的指标,Micro-XRF测定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在法医学溺死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建立无损快速检验胶水红外光谱法。方法利用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ATR)对8种常见胶水样品进行光谱分析,根据出峰位置差异,对8种胶水样品进行鉴别,并建立相应的红外光谱数据库。结果不同类型的胶水其红外图谱有明显差异,而同一类胶水在某些波数区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利用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无损的检验鉴别胶水样品。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联合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化学计量法对心源性猝死的大鼠进行鉴别分析。方法注射药物或空气分别诱导大鼠的心源性猝死及空气栓塞死亡模型。应用Nicolet i Z10 FTIR光谱仪采集血清样本的红外光谱,联合OMNIC及Unscrambler软件,基于光谱不同分子吸收区间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基于指纹区(1 200~900cm-1)建立PLS模型,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是0.068 3、0.981 3,预测均方根偏差和预测决定系数分别是0.104 8、0.956 1;基于蛋白质酰胺区间(1 720~1 480cm-1)建立PLS模型,RMSE和R2分别是0.058 6,0.986 2,RMSEP和预测R~2分别是0.079 4、0.974 7。综合分析两种模型,蛋白质酰胺区间的RMSEP更小,且预测R2更大,提示其预测效果略好于指纹区间。结论联合FTIR及化学计量法,基于蛋白质及指纹区的分子特征均可有效鉴别大鼠的心源性猝死,其中两种不同死因引起的蛋白质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4.
本文讨论了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能谱法相结合检验汽车油漆物证的方法。油漆样品经刮取处理后,通过显微红外光谱法分析有机成分,样品经液氮冷却折断处理后,通过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油漆的断面微观形态和各层元素成分,红外和电镜能谱方法结合,可以对油漆样品进行比对分析,排除来源不同的油漆样品,找出来源相同的油漆样品。  相似文献   
125.
本文根据光学色散、偏振以及光谱学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刑事现场勘查的多波段多功能光谱系统。  相似文献   
126.
文章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ATR)法对收集到的纺织纤维样品进行种类上的区分,包括同种颜色(红色)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毛绒纤维样品,同一品牌相近颜色的纺织纤维样品,同种颜色(红色)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羊绒、腈纶纤维样品。根据红外谱图、数据分析,将纺织纤维样品分为3组,每组均为2类。其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光谱(ATR)法对于分析纺织纤维样品,分析速度快、样品需求量小,而且无损、不消耗检材,通过重复性实验,证实了其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现场勘查和实验室检验鉴定中光谱成像技术显现和区分人体血液痕迹与动物血液痕迹的能力。方法使用光谱成像技术分别采集人血、鸡血、蛇血在不同介质表面的光谱影像数据,利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依次分析了四种介质上的血迹数据,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1)基于函数型数据主成分分析定量确定三种血迹光谱主成分贡献率及差异主要集中的波段;2)利用三种血迹的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3)基于函数型数据Fisher判别分析对样本进行判别。结果利用函数型数据进行血迹种类判别,对四种介质上三种血迹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6.6%、98.8%、99.0%和94.6%。结论研究表明,利用光谱成像技术和函数型分析方法来区分现场人血与动物血痕迹物证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8.
随着社会和公安机关对安检排爆要求的不断提高,快速、准确地鉴别危险品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传统检测手段相比,拉曼光谱作为物质的分子"指纹"图谱,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鉴别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由此,广泛运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常见危险品进行识别和鉴定将有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开展安检排爆工作。  相似文献   
129.
将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单核查分析技术和拉曼光谱分析技术融合,设计了一套基于拉曼光谱的易制毒化学品轨迹综合查缉装备。该装备通过网络验证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单真伪,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实际检测运输物质,并与真实运输单上记录的运输物质名称进行现场核验;实际应用表明,在检测甲苯、丁酮、麻黄碱、伪麻黄碱、黄樟素等易制毒化学品时,自主研制的易制毒化学品轨迹综合查缉装备可以准确获取被检测物质的拉曼特征光谱,结合拉曼光谱数据库,可在实际易制毒化学品查缉工作中支持现场物质成分核验。  相似文献   
130.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DAC)法对海洛因及其掺杂物的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海洛因及其掺杂物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确定根据红外光谱图直接认定海洛因及其掺杂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不用其他试剂、不污染检材、样品量小、结果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