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02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393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2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台治强 《刑事技术》2001,(6):45-46,47
指纹是物证之首,而犯罪现场留有的指纹绝大多数为潜指纹,对潜指纹显现方法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据资料记载,早在1877年法国人就发明用硝酸银溶液显现潜指纹。1880年德国人发明碘熏法,1905年英国人研究出了粉末显现法。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已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显现潜指纹的方法。然而,直至当今对潜指纹的显现基本还是采用“单一型、一次性”的显现工作方式进行。所谓“单一型、一次性”的显现工作方法是指在潜指纹显现工作中,凭借工作经验,根据被显客体的物质属性和潜在手印形成的媒介物种类,选择某种显现方法进行一…  相似文献   
112.
整整23年,刘志雄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指纹,比对、归类;归类、比对。 这份在常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在刘志雄的眼里却是“缤纷”的——因为,没有一枚指纹是相同的;每个指纹都有生命,它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从刚入行时看撩印的指纹,到进入电子化在电脑上进行指纹比对,“指定乾坤”这四个字一直深深刻在刘志雄的心上:不容许疏忽,因为一旦错漏一个,可能永成谜案;更不容许差错,因为失误一次,可能导致毁人一生。  相似文献   
113.
114.
弱反差痕迹拍照是现场痕迹拍照中的难点。本文就一些常见的金属及电镀物体上汗液指纹的拍照方法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归纳出五种拍照方法 :雾状水汽拍照法、散射光拍照法、反光点拍照法、高真空镀膜拍照法和紫外荧光拍照法 ,并逐一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5.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可视化方法 ,建立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的可视化动态执行模型。该课件内容的组织和呈现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 ,使得整个软件结构清晰简单。其中内容以对象的属性表示 ,呈现方式则按对象的操作组织起来 ,既可以用文本方式 ,又可以用可视化的动态模型表示 ,最后以一个统一的界面提交给用户。  相似文献   
116.
指纹的收集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工序,没有数量充足和高质量的指纹数据的积累,整个系统就成了无源之水,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比对鉴定的准确性,也就难以发挥指纹自动识别这一高效机制。指纹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捺印指纹的收集和现场指纹的采集,做好指纹的收集工作将为系统的良性运转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指纹鉴定标准构建的几种思路的分析,经综合比较,选择符合点"数量"思路作进一步探讨。在简要分析国外指纹鉴定"数量"标准研究概况基础上,尝试提出新的"指纹特征组合概率计算模型",并以概率计算方式论证了8个符合点作为鉴定标准的合理性,由此得出一些对指纹鉴定工作可能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8.
以微量黑色纤维FTIR—ATR指纹区为依据,运用最近邻KNN法确定8种不同来源黑色贡丝棉纤维的特征阈值,以进行比对分析计算,这8种不同来源纤维的阈值分别为:601组95%;604组96%;605组97%;606组97.5%;607组96%;608组96.5%;609组95%;610组97%。利用阈值将未知样与已知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比对的准确率为97.6%。因而,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在不同来源黑色纤维的比对分析中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新颖性。  相似文献   
119.
张波 《刑事技术》2008,(3):79-79
2007年3月14日傍晚,河南省新乡市某大院居民刘某(女,36岁,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被人发现死在其卧室内,死者身上多处刀伤,其中有9处致命,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分析系他杀,并在现场卧室东墙壁上距地面190cm处发现有“谁让你逼我!”5个血字。根据侦查工作需要,技术人员经进一步勘查,从血字字迹的不同部位上用技术方法提取了12枚特征不明显的残缺血指纹,经采取“残缺指纹合并”的方法分析检验后,使其具有了检验鉴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制作白纸上有色指纹照片的新方法及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