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壮族先民留下了许多史前崖画、青铜器等文物古迹,以及独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铜鼓文化,还有壮族民歌、民间古乐,干栏民居、寨门、风雨桥、各种祠庙亭塔,壮锦和多彩的服装及古籍等许多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存留在文山、曲靖和红河等州市壮族乡村的壮族典籍(包括摩经、鸡卜经等)就有1000册(件)以上,还有数百册(件)古壮剧剧本。  相似文献   
72.
生锡雷 《台声》2009,(4):47-48
早春,伴随着瑟瑟寒风,应全国台联的邀请,以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鸿为团长的“台湾师大历史系山东史迹考察团”一行35人,于2009年2月7日至16日.赴山东进行了参访、考察,深入探寻山东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73.
张玉光 《春秋》2013,(5):50-54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诗境抚今吊古,同样在感叹昔日冠盖簪缨,而古迹已难寻了的无奈和忧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莱州。世代英才辈出,往来名人荟萃。历史上人文遗留的众多文物古迹,在斗转星移中,大多至今已难寻觅。然而在已湮没的众多珍贵文物中,最为莱州人倍感痛惜的当数莱州鼓楼和石牌坊的毁灭不存。  相似文献   
74.
历下揽胜     
杨曙明  牛文祥 《春秋》2013,(1):60-63
历下区地处济南古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辖区内不仅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三大泉群。而且名胜古迹众多。文物古迹有:府学文庙、广智院、万竹吲、吕祖三大殿、清代巡抚院署大堂、浙闽会馆。  相似文献   
75.
在北京紫禁城西北三十公里,有一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现代景观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这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昌平,首都的卫星城,也被称为首都后花园。昌平区总面积134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地处燕山脚下,长城环抱,上风上水,一年四季空气一级。  相似文献   
76.
《中国保安》2014,(20):81-81
编辑老师:陈某和朋友们利用假期旅游,在某著名的风景区游览时,几个人兴致高昂,吵嚷看说要在此处留下一个纪念.在朋友的怂恿下,陈某按照平时去游玩的习惯,在某一处文物古迹上,用石块在上面刻下了“某某到此一游”以及当天的日期、该景区管理处发现,为了不破坏古迹,无法对石块刻画的字迹进行修复,只能让刻痕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淡化。请问陈某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的行为是违法的吗?我国现行法律上对此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77.
双溪古镇     
题记:双溪镇在屏南县的东北部,离城关18公里,从清初起一直到1949年前都是屏南县治,占地183.4平方公里,16610人。镇区人口近万,面积2平方公里。它从后梁乾化年间陆氏肇基至今,已有千余年,文物古迹众多,人文积淀深厚。清代县城除城墙外其余皆保存完好,有宋代建筑灵岩寺、完整的明清古街、古民居等。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溪铁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灯会。  相似文献   
78.
瑞士是一个资源不足、美景有余的国度。有人说瑞士风景如画,也有人说画如瑞士风景,无论怎样说,恐怕都不过分。然而置身于瑞士,使我感受深切的不仅仅是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美轮美奂的高峡平湖、古堡钟楼、牛群木屋,还有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执著钟情与守护。  相似文献   
79.
乌江的诉说     
乌江的流响,是高昂的歌唱,也是低沉的呜咽。乌江的江风,是呼啸的雄风,也是萧索的悲风。如歌如泣,亦壮亦悲,皆为着两千年前楚汉相争的那场风云。  相似文献   
80.
杨文静 《半月谈》2005,(6):9-80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埃及人为此深感骄傲。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埃及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古迹场所正在遭受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损害。为了把凝聚了数千年悠久文明的文物古迹留给子孙后代,埃及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保护文物古迹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