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1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各国政治   437篇
工人农民   791篇
世界政治   13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3篇
法律   6141篇
中国共产党   17625篇
中国政治   18237篇
政治理论   4181篇
综合类   668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931篇
  2021年   1657篇
  2020年   1169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842篇
  2015年   1528篇
  2014年   4399篇
  2013年   5025篇
  2012年   5540篇
  2011年   4520篇
  2010年   3977篇
  2009年   4086篇
  2008年   4980篇
  2007年   3458篇
  2006年   2721篇
  2005年   1991篇
  2004年   1790篇
  2003年   2017篇
  2002年   1357篇
  2001年   1114篇
  2000年   802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51.
152.
法律得到社会的统治者及其成员的普遍尊重和遵守,其主要原因是公道、诚实信用、社会成员的地位平等和意志自由这些法律的价值已经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和社会的多数成员的基本信仰和内在精神,这些基本信仰的树立和内在精神的形成只有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实现,而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因此各国家机关、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建立法治讲座制度,定期对其成员进行法治文化的培训,对于树立全社会的法律信仰和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3.
精神世界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诗 《行政与法》2006,3(5):58-59
建设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任务和目标。精神世界是人所特有的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当然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有其特殊的规律和建设方式。对此,要加强研究和认识,分析精神世界结构,掌握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本文把人们的精神世界相对区分为三个层面,并对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指出了问题所在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4.
15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部分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强调,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工作引向深入,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头等大事和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相似文献   
156.
党的十六大召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更高要求.本文阐述了如何抓住这个契机,在提高文艺作品的品质和魅力的同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使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7.
刘大伟 《发展论坛》2002,(10):43-4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处于大众媒介之首的电视也毫不例外地具有了强烈的商品属性。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文化如何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视野,成为摆在我们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58.
159.
本文从当今中国人权入宪与和谐社会邮函探讨入手:论证了国内外的宪法精神人权制的不同样式,阐述了人权的本位转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了“以人为本”、“人权至上”是当代宪法等法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宪法等法律应当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以便构建一个人人享有充分人权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0.
杨志国简介陕西西安人,大专学历,工程师,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安铁路局机务段设备车间工人、党支部副书记,西安铁路局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郑州铁路局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政治部统战部部长,郑州铁路分局政治部副主任、副分局长、工会主席,安康铁路分局局长、西安铁路分局局长,2002年4月任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铁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动脉。位于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西端的乌鲁木齐铁路局,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新疆铁路不断扩大,已实现了由过去的限制型运输向适应型运输的战略转变,对新疆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