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272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介绍2008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基本情况并阐述了其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贸易政策、新经济地理、国际金融理论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72.
社区党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幼林 《党建》2009,(4):40-41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是一个快速城市化、率先市场化、跨越式工业化、不断国际化的过程。浦东开发开放19年来,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全区常住人口从100多万人急增至300多万人,流动人口100多万人,而在从业人员中“白领”青年近50万人、外籍人士3万多人,涉外小区48个,外资企业超过1.6万家,  相似文献   
73.
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就列宁晚年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与实践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4.
以美国为领头羊的“知识经济”(也叫“新经济”),在创造了世界股市奇迹之后,又于3月10日、4月第一个星期、4月14日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三次股市暴跌,共使美国股票综合指数下跌了34.3%,致使美国股票资本17万亿美元的市场总额,减缩了三分之一,只剩下1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在这次股灾中,5万亿美元打了水漂。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强国美国和日本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2万亿美元和3.7万亿元,中国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609亿美元。这次股市暴跌造成的损失相当于中国国内生…  相似文献   
75.
世界经济正跨入“新经济”时期。我们的各级政府必须密切关注和研究新经济,深入探讨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快速融入国际新经济大潮,在新经济的竞争中,加快发展,后来居上。深刻认识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全球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对“新经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伊举 《探索》2000,(5):64-66
新经济在20世纪后期世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的基本特征是思想与资本的高度结合,结合后的思想有资本化的趋势和资本有社会化的趋向,企业内的组织关系逐渐转化为经济关系并市场化,财富形态多元化并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培育新经济必须要有明确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有正确的扶持科技产业的政策和发展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77.
论新经济视阈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成为未来管理的主旋律,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成为管理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78.
79.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打败国内外反动势力对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联合绞杀,列宁领导俄共(布)建立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内战结束后,这一体制被当作迈向共产主义的"便捷"之路,但是这一体制很快遭遇到重重危机。面对危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在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俄共(布)也开始探索对党进行以强调民主化和加强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80.
蒋洋洋 《小康》2009,(3):42-44
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好处不言而喻。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而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事实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偏热转向过热。给经济降温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藏富于民"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并把经济推向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