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367篇
中国政治   377篇
政治理论   104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吴雯  敖林珠 《求实》2005,2(1):8-10
邓小平曾反复强调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关键在人 ,关键在党。面对着中国共产党法理基础和执政环境的嬗变 ,面对着党内一度存在的思想僵化 ,干部素质不高和新时期腐败现象的蔓延问题 ,邓小平产生了深切的忧党意识。为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增强党的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邓小平抓住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重要环节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治党方略。  相似文献   
32.
中国共产党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总揽全局、博大精深,开启了管党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征程,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新高峰,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开辟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境界。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到管党治党的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3.
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与重要表征.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社会.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是我们通往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对其内在依据、运作方略与操作机制进行学理上的剖析与考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改革吸引全球的关注。根据中央确定的改革方略,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市场化改革,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金融资源的配置非常关键。因此,调整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的金融改革,无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的金融改革,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从未停止过,而且成效卓著。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一家银行,今天中国金融  相似文献   
35.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独具中国特色治理之道的形成过程。在治国理政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形成了深化改革、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治理国家的实践效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6.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3,(4X):45-47
<正>不难理解,在黄河治理上曾经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引发多次激烈的辩论和争鸣,甚至很难追溯哪次争论最激烈,影响最大。但有一次辩论,被行业内称之为我国古代真正见诸于史籍并得到了详细记录的第一次治河方略大辩论。这次辩论之所以被称为"第一次",可能是辩论发生的时间比较早,又在史籍中有详细记载,能让现代人确切了解争论主旨内容;之所以被称为"大争论",也可能是说那次讨论的范围广,从平民百姓、社会各界、文武百官,到帝王将相,都关注甚至卷入进去了。到底这次争论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显著成效?对以后治水救灾产  相似文献   
37.
"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国际惯例.对于增强全民族的宪法意识,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履行宪法的使命感、责任感,对于促进宪法的有效贯彻实施意义重大.这个草案对于建立这项制度的框架和基本原则都作出原则规定,我赞成这次会议审议通过."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振起审议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时说. "既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要敬畏宪法、遵守宪法,特别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更应该成为遵守宪法、履行宪法的楷模.我赞成举行这样的宣誓,来增强宪法意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云川说.  相似文献   
38.
作为中央企业,应当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红色发展方向,依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一绿色发展方式,继续推进布局全球化、行业高端化、文化兼容化这一蓝色发展方略,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9.
在党的历史上,一直有着注重学习的深厚传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作用,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重视和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  相似文献   
40.
"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要纳入监督,这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反对腐败"、"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人代会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得最多的是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