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85篇
世界政治   2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篇
法律   3291篇
中国共产党   702篇
中国政治   1298篇
政治理论   338篇
综合类   12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推进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并不是自发的,需要我们自觉地“推进”。批判精神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效用在于,促进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人的能力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
党的领导和审判独立都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两者关系是统一的。实践中要克服党委包办案件的倾向纠正党内个别人非法干扰审判活动的违法行为。加强和完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确保法院的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23.
离婚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及其构成要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一项空卣,但由于规定得比较简单,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明确。本文首先探讨了离婚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然后阐述了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认为其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侵权关系之上,其构成除了应符合一般民事赔偿的条件外,还须具备在赔偿责任主体、行使请求权的时间等方面的特殊要件。  相似文献   
24.
探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独立董事,是指具有独立意志和地位,代表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除了具有董事身份以外,与公司及公司的股东、管理层和其他关联人没有任何重大利益关系的董事会成员。  相似文献   
25.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任 《法律科学》2007,25(5):145-154
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完善我国合同法的迫切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事人是否可以像在两人合同中一样协议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没有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当事人行使变更权和解除权虽不应当完全否认,但是必须受到限制.具体标准取决于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宗旨和该合同的特征.作为一般法规范的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制度将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律法规共存,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实践中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26.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中,经济案件日益增多,其经济因素的复杂性程度也日益增加,客观上需要司法会计的介入.本文试就司法会计与独立审计之间,在会计、审计特征方面的共性,主要是社会属性和地位、工作目的等十一个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通过区别比较来进一步认识司法会计的独特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极为迅速,而由于海上运输有着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中国各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与日剧增。相应的,因港口货物而引起的各类法律纠纷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其中,关于由承运人依提单向提单持有人签发的进出口货物提货单是否可以作为物权凭证或所有权凭证的法律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8.
论物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物的依赖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其实质是物质利益对人的社会生活的统治。这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一方面 ,物是支配一切的标准 ,在此条件下 ,人是自由、独立、利己的 ,人与人之间是隔绝、对抗与冷漠的 ,由此也对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 ,以物的交换为基础的、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为人的利他行为 ,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合作与关爱创造条件 ,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其消极方面 ,并创造条件促进其积极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准物权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准物权同典型物权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但仍然属于物权范畴。准物权较特许物权、特别法上的物权的命名优点明显。观察和界定准物权的客体 ,宜采取多视角模式、时空结合观、宽严相宜的弹性标准、注重客体内部构成因素变化的方法。准物权在权利构成上大多具有复合性。准物权的产生离不开所有权这个母权 ,也时常需要行政许可 ,前者起“遗传”和“分娩”的作用 ,后者具有“催生”和确认的功能。准物权客体之上竖立的所有权就是准物权的母权。准物权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物上请求权 ,但有特殊性 ,物权的追及效力极少适用。关于准物权的单行法总体上属于行政法 ,但它们建构的基石却是准物权。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未从渔业权、狩猎权的层面规定 ,使其行政法规范的大厦不稳 ,存在结构性缺陷 ,立法目的反倒不易达到  相似文献   
30.
日本拒绝对华民间赔偿法律依据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日本把国家赔偿与民间赔偿混为一谈,不承认中国受害者具有索赔请求权,并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受害者的诉讼请求,致使对日民间索赔诉讼鲜有胜诉或以救济金、慰问金应付了事。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中国放弃国家赔偿不等于也没有放弃民间赔偿,民间受害索赔请求权是多项国际条约明文规定的,受害者的诉讼请求是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救济金或慰问金不具有国际法律责任意义上的赔偿性质。日本政府只有对侵华战争的受害者作出实质性赔偿,才能对受害国、受害者及其亲属有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交待,才能走出历史的阴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