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在西南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中,云南省云县也深受其害。严重旱灾造成云县10余万人、7.25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因旱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11448.04万元,经济作物经济损失5384.2万元,林业经济损失1811.486万元,漫湾、大朝山两大水电站直接经济损失78.9万元。目前,因旱累计造成全县各项直接经济损失13338.426万元。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中共云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保障,以党员干部为先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掀起了抗旱救灾保民生攻坚战的热潮。  相似文献   
52.
赤日炎炎,燥热如烤,水源干涸,溪水断流,库塘见底,草木喊渴……干旱之痛,又一次沉重而残酷地考验我们。而且多年的严重旱灾,形成了一种叠加效应,使得形势更加严峻。旱灾是无情、严酷的。元谋县有一个地方叫"金沙坪",是一个位于半山区的自然村。因为干旱,大半年没有补水的小水窖快要见底,村民吃水要到村后山坡的惟一取水点去取,因为水量极小,  相似文献   
53.
王正周 《中国减灾》1997,7(1):37-39,66
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基本条件。然而一时一地水过多或过少又会造成严重的水旱灾害。降水是农田用水的主要来源。从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降水量和降水的时空分配,人们还难以加以根本性和大范围的改变。只能在流域范围内和邻近流域之间加以一定程度的调节。这种调节措施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工程措施,修建各种水利设施,增强防洪排洪和蓄水引水抗旱的能力;二是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调节雨水的功能。现在人们对兴修水利工程来增强防治水旱灾害的意识已大大增强。建国以来,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  相似文献   
54.
佚名 《中国减灾》2004,(9):52-53
田野龟裂,千里荒野,饿殍遍地……1936年的一天,“国际社”的外国记者们坐在颠簸的车上,看见儿童提着大竹篓,不顾危险爬上枯树摘叶充饥,而树叶几乎早已被捋光了……饥民多半是老弱妇孺,衣衫褴褛,孩子们则赤裸全身,骨瘦如柴……这些外国记者感慨地摄下饥民流离失所的景象。遍地饿殍满目疮痍从1930年到1937年,是四川近代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旱灾、水灾、雹灾、虫灾、匪灾连年不断。据当时报纸和省赈济会公布的资料,1932年全省有16县受灾,1933年增至53县,1934年为101县,1935年为108县,1936年、1937年几乎无县不灾。而人祸更可…  相似文献   
55.
尚志清 《中国减灾》1991,1(2):29-31
一、提高抗旱能力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占耕地面积不到一半的灌概面积上,生产粮食占全国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二,生产棉花占全国棉花总量的四分之三,累计增产粮食3.1万亿斤,增产棉花124亿斤,增产油料375亿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早灾仍然频繁发生,据资料统计,1950年~1986年(缺1967~1969年)全国早灾受灾面积超亿亩以上的有20年,其中1971~1986年的16年间出现了14年。特别是7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6.
1992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玲 《中国减灾》1993,3(2):10-11
  相似文献   
57.
58.
铜仁     
《人大论坛》2011,(2):58-58,F0003
“十一五”时期,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挑战中前行、逆势中推进,历经了特大雪凝灾害、特大旱灾和国际金融危机“三个百年不遇”的严峻考验,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实现“六个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2010年初,云南省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确保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抗大旱、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部署,制定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力量,加大农村劳务开发,千方百计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农业损失劳务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与旱魔进行艰苦的斗争。  相似文献   
60.
<正>2009年8至10月间,广西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发生大面积严重旱灾。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旱灾的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