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2226篇
中国共产党   309篇
中国政治   727篇
政治理论   213篇
综合类   9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王充 《法律科学》2011,(2):87-93
从体系上来说,构成要件是考察构成要件与违法性关系的切入点。关于构成要件概念的行为类型说与违法类型说会导致两者形成不同的关系样态。而有关两者关系的分离论与一体论又会在犯罪论体系上产生不同的体系效应。这些不同观点并非由机能期待所决定的,而只不过是学者们不同的解释选择。  相似文献   
992.
行政罚款在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中运用频仍。目前,知识产权领域相关法律文本中的罚款规范,在适用范围、构成要件、设置方式、启动程序等方面呈现出浓烈的碎片化色彩。这种碎片化处理的正当性略显不足,掣肘了行政保护的整体效能。随着知识产权法相继进入修法日程,逸脱知识产权领域樊篱、整合行政罚款规范,迎来了历史契机。基于知识产权的公权化趋势及我国法治生态,行政罚款在知识产权领域内应无差别地适用于一般违法行为和特定侵权行为;为维系行政与民事既有分工,行政罚款对侵权行为的谦抑适用,不宜通过简单附加"造成公共利益损害"要件或"提出请求"的前置程序来实现,而应借助对公益损害的典型描述与具体列举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达;鉴于公共利益的抽象性及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性,罚款额度宜选择以非法经营额为基数的倍率式罚款为主的一体化配置,同时将违法所得额在特殊情况下作为罚款限额之例外。  相似文献   
993.
正案名:区某文等人故意伤害罪案【基本案情】区某华是佛山市南海区一家公司法定代表人,案发前身家已经过亿。被害人叶某曾为佛山市城区公安分局民警,辞职后在佛山市区经营一家娱乐场所。2006年2月,区某华得知妻子与叶某有婚外情,与其弟区某文商议找人报复叶某。两人指使朱某某报复。2006年5月10日凌晨3时许,在朱某某指使下,李某等人在禅城区福宁路持刀追砍叶某,但被叶某逃脱,叶某受轻微  相似文献   
994.
多发性侵财案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多发性侵财案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映社会治安形势的“晴雨表”,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从系统的角度对多发性侵财案件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科学制定侦查对策、提高多发性侵财案件侦查效益、维护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5.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认为,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呈不断提高趋势,这种趋势是资本因追求利润和竞争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劳动者报酬比重随之下降。但现实情况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是先提高然后降低的发展趋势,与之相适应,劳动者报酬比重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因此,深入探讨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有利于丰富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提高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996.
997.
从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责任层面出发,只有当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是刑法禁止性枪支并对持有枪支的违法性具有认识可能时,认定其为故意犯罪才有正当性可言,才能达到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从构成要件角度观察,"枪支"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中的法律评价要素,确定作为评价基础的事实,应充分考虑法律评价要素自身属性,结合案件事实本身及行为人立场视域,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认识到刑法禁止性枪支这一"故意"的内容。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是独立的责任要件,在风险社会与法定犯时代的背景下,违法性认识的出路在于寻找责任主义原则与刑法治理功能的最佳平衡,建立对行为人非法持枪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机制是恳切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998.
我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其虽未涉及远过借、过失、可归责性等字样,但学界普遍认为其适用的是单一要件说理论。但这只是立法的选择,学界对于本人过错是否应成为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争论仍在继续。学界上有三种关于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学说理论,单一要件说和双重要件说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肯定借鉴两种学说合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折衷要件说的理论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同法》第49条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更加妥当地适用缓刑,宜对缓刑实质要件进行刑事政策考量。缓刑实质要件的刑事政策考量包括"刑事政策实质要件化"和"实质要件刑事政策化"两个方面。"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应扩张适用于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及其唯一扶养人。"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具有丰富的刑事政策意蕴,即指引法官选择合适的社区执行缓刑,选择合适的时机宣告缓刑,选择合适的措施管控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是指学生们通过对话探讨开放式的问题,形成观点。此种模式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变、从单独学习到合作学习转变、从接受结论到探究学习转变。有效课堂讨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组织者、参与者、讨论素材、讨论技巧。在讨论组织中要注意充分联想的思维碰撞、民主和谐的氛围维护、延迟评判的原则掌握和合理考核的规则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