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2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闻大战中的媒体、民意汹汹的网络和迟迟不语的公安,舆论和警方拉开战场。黄静之后是谭静。4月20日,谭静坠楼15天后,谭母首次公开露面,对谭静之死表示质疑,  相似文献   
72.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保护死者的人格利益是肯定的,但在学理上仍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死者无法享有人格权不可能成为人格权主体,死者人格利益不是权利而是法益,死者近亲属依据其一般人格权成为请求权主体.法律所保护的死者人格利益,是死者人格法益;死者近亲属的请求权是依据其自己的权利在维护了死者人格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利益,即人格尊严;死者人格利益包括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是具体的、法定的、有限的几种,不存在对死者一般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应规定相应的期限.  相似文献   
73.
陈福建 《法治纵横》2013,(24):30-31
朋友过生日,大家凑一起热闹,没想到因饮酒过量,造成一人死亡,12名同饮者被死者家属告上法庭。近日,兵团阿拉尔垦区人民法院判决同桌12人共同补偿死者家属各项损失5万余元。  相似文献   
74.
蔡振宇 《法制博览》2014,(1):168-169
目前,我国对于死者名誉权的争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死者是否仍享有名誉权;二是死者名誉保护的对象是死者的利益还是近亲属或家庭等他利益。从谢某案件的判决可见,我国实践判例与立法倾向于否定死者享有名誉权,法律仅保护死者的名誉。但基于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自然人的民事权利不应随人的死亡而消灭,而在我国立法中,也存在着自然人死亡后其民事权利继续存在的情形,故立法应承认死者享有名誉权为宜。  相似文献   
75.
一位男子在河南鲁山县一煤矿离奇“病死”,家属索要抚恤金时,矿方报案。警方查明,死者还活着!最近,鲁山县警方破获了这起离奇的矿井杀人骗赔案。  相似文献   
76.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6月20日11时30分许,某村镇谢某报称在自家家门口右侧围墙角下发现一具尸体,怀疑系其3天前失踪的二女儿谢某萍(女,11岁,三年级学生)。1.2现场勘查现场位于谢某家门口右侧12m外一小树林里,尸体头东脚西仰卧位紧靠砖墙外侧。砖墙高1.1m,上放置一直径约4cm新鲜半砍后折断树枝。尸体上方覆盖一把印有"亿宝车行、豪杰摩托"字样破旧太阳伞布兜住大量枯枝叶、生活垃圾及一件旧棉线衫等,仅  相似文献   
77.
关于死者名誉权保护的问题,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意图从保护死者名誉权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在保护死者名誉权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现状,进而作出理论上的分析,并试图找出合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8.
《党风党纪月刊》2001,(9):36-37
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新市村原党支部书记钟祥权及家人于去年6月13日被邻居钟祥林打伤,其子钟明剑得知后,随即外出邀约了5人要“教训”钟祥林,钟祥权没有劝阻。两方发生争吵殴打,钟祥权也不予制止。钟祥林被打后于18日晨死亡。此后,钟祥权既不报案也没叫儿子投案自首,而是召集死者亲属商议“私了”,后因群众向公安机关举报未果。  相似文献   
79.
身份不明者遭遇不测身亡,他们作为公民应得的民事赔偿权利如何处置?2006年,这个一直被社会忽视的问题通过江苏南京市高淳县民政局一起诉讼,为两名无名死亡流浪人员索赔损失而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此后,各地民政部门及所属救助站纷纷效仿,为无名遇难者维权的官司风起云涌。与此同时,伴随民政部门的原告资格是否适格之争,一直未曾停歇。这些激烈争议一直延伸到司法领域,一时间,法院系统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判决。 2007年7月,一无名女子在天津红桥区遭遇车祸。这次“出手”为这名无名死者提出索赔损失要求的,不再是民政部门,而换成了检察机关,法院同样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 民政部门、救助站还是检察机关,究竟谁有权以公益诉讼之名替无名死者主张民事赔偿,再次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80.
<死者>是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也是它的高潮和总结.作品运用了独特的象征手法,意在突出精神瘫痪这一主题,生动地揭示了20世纪初都柏林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无力自拔的痛苦.乔伊斯在文本中应用的象征手法主要有情节象征、语言象征、死亡象征和景物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