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984篇
中国政治   408篇
政治理论   194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始,到1948年3月21日东渡黄河,离开陕西进入华北止,延安地区一直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我党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后方,也是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冲破重重阻力,跋山涉水奔向的心灵圣地。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里诞生了光照千秋的毛泽东思想;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42.
刘振强 《世纪桥》2007,(12):123-124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如何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效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探讨"概论"课实效性面临的困难、评价标准及提高实效的办法等。  相似文献   
143.
早在一九五六年,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时,毛泽东同志就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4月25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以《论十大关系》为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是为鞭辟入里。其思想精髓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中都有所体现及升华,真可谓《论十大关系》闪烁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夺目光辉。  相似文献   
144.
145.
解放思想的起点应是1977年,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当年4月,邓小平给党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5月党中央向全党转发此信;二是当年7月,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创办《理论动态》,并发表吴江文章《"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三是当年12月,胡耀邦在中央党校提出要用实践标准检验总结十年"文革",这成了后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6.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1):F0002-F0002
<正>1.本刊为具有实践特色的地方党校学报,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贵阳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热忱欢迎下列稿件1.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1.2对政治建设、经济建  相似文献   
147.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首先应该具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思想基础的科学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汲取人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以上述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惟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和正确方向,这一点已为我们党的实践所证明。在过去近80年的历史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同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保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功。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相似文献   
148.
《岭南学刊》2011,(6):138
《岭南学刊》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岭南学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49.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以中国新时期的国情为基础,一方面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另一方面,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他们,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在新的世纪之初对新的问题的思索,是我党我国今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关于“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0.
《当代贵州》2012,(22):1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