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4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317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71.
南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南平市第二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请示》(南政综[2007]332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就南平市照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批复如下:一、一级保护区范围:五星桥水库、落托水库和谢墩水库库区水域及其沿岸外延至一重山脊范围陆域。  相似文献   
572.
三明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求批准永安市南区水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请示》(明政文[2007]174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就永安市南区水厂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批复如下:一、一级保护区范围:洛溪水库大坝至上游洛溪水电站拦水坝水域及其两侧汇水陆域。二、二级保护区范围:洛溪水库的整个汇水流域(一级保护区范围除外)。  相似文献   
573.
在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史上,有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一个是1982年宪法的通过实施,一个是1997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以此为标志,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关于环境立法的阶段划分也应置于我国法制建设的三个阶段中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74.
南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横南铁路在南平市辖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实施电气化改造工程的请示》(南政综[2008]8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横南铁路在南平市辖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现有线路上实施电气化改造工程。二、建设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施工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将环境保护要求纳入招标、设计、  相似文献   
575.
2008年4月     
4月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工作,审议《云南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草  相似文献   
576.
近年来,水污染犯罪问题日益呈现,然而现行刑法对此问题的规范却极不完善。纵观国外的立法,我国刑法可采用修正案形式规定水污染犯罪的主观罪过、行为犯、危险犯和刑罚等,以弥补在这方面的缺憾。  相似文献   
577.
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将水资源与水环境分别交由水利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同时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水利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环境与水资源进行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虽然已经建立,但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实现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有必要改革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建立水环境与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增强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8.
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水污染防治法应确保对排污行为的控制最终能实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与控制排污行为的排放标准不同,规定水体中各项污染物容许浓度的水质标准不仅可以将预设的水质目标转化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控制边界,还可以通过准确评价政府部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效果督促水质目标的实现。因此,水污染防治法应确立水质标准在标准工具中的核心地位。完善水质标准需要加强地方水质标准建设,包括推动地方政府协同制定流域水质标准、逐步推动排放标准与水质标准的分离,以及确立防止水质退化制度。相应地,相关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也需要做出调整,例如加强水质达标规划制度建设、构建地方自主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及加强水质标准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579.
姜平 《当代贵州》2009,(22):46-47
“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它有效地落实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这一基本法律制度,为区域和流域水环境治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80.
审计署日前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涉及8201个项目,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49.2%的断面水质为劣五类,巢湖平均水质为五类,太湖、滇池平均水质仍为劣五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