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552篇
中国共产党   1022篇
中国政治   1044篇
政治理论   363篇
综合类   4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牛成春 《学理论》2012,(9):16-17
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作为探讨个人与国家、政府关系的一种独特视角,始于古代朴素契约论,繁荣发展于对近代政治实践的思考。社会契约理论为国家的起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确立了个人对国家的主体地位。反观现实政治实践,社会契约论精神对政府自身建设与个体公民意识的培养都提出了要求,且对当前新型政民关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2.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如期举行。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本次全会着眼于用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开辟新境界,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为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关乎改革全局,关乎国人福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会,无疑是一次十分重要而又意义深远的大会。  相似文献   
83.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建设仍然是优化政府自身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的到来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政社互信的问题。政社互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之基,其表现为服务型政府的产生源于政社互信、服务型政府的运作成于政社互信、服务型政府的收官归于政社互信。政社互信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自我主体之间的互信,第二层次为自我主体与他者主体之间的互信,自我主体之间的互信是自我主体与他者主体之间互信的基础。政社互信关系可以通过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弘扬契约精神、采取适度奖惩措施来培育,最终实现改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环境、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本、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效率。  相似文献   
84.
沁彬 《先锋队》2014,(33):8-9
前不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大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了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梳理这份被誉为“中国依法治国升级版方案”的公  相似文献   
8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在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就其立论逻辑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是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使然,党领导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使然,党领导建立我国法律体系使然。就其顶层设计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根本保证,均揭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的精神实质。就其战略重点而言,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党、党要坚持做到依法执政、全党树立法治思维、健全党依法治国运行机制等的探索,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6.
《理论与当代》2014,(11):60-61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们从总书记几次讲话中的一些片段,可以窥见总书记对法治建设的深入思考。一、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  相似文献   
87.
法,治国安邦之利器。现代文明社会,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需要良法之治。湖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不断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新途径,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相似文献   
89.
徐昕 《党建研究》2021,(1):14-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选编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这一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必须强化"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加深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解和把握,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9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很多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主要涉及敏锐洞悉要防范哪些风险、科学回答为什么要防范风险、积极探究应如何防范风险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