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01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数字     
《人民公安》2020,(4):4-4
2500余万只。公安部发布消息,截至2月18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疫情制售伪劣产品、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459起,査扣涉案口罩2500余万只,涉案价值1.35亿元。2692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统计数字,截至2月18日,全国检察机关共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涉疫情刑事犯罪2692件3722人。  相似文献   
912.
近年来,以"吴春明案"、"鲍毓明案"为代表的熟人强奸案受到广泛关注。在侦查实践中,熟人强奸案的被害人主观意愿由于暴力程度淡化、犯罪隐蔽性强、被害人供述缺失、被害人表述瑕疵等因素,存在相当侦查取证难度。因此,为了明晰此类案件的取证思路,推进侦查取证效率,提出了包括优势地位证明、事前胁迫证明、事后威胁、利诱或安抚证明和精神控制证明在内的侦查取证思路,以期为熟人强奸案侦查实践拓宽侦查思路,提供可依据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3.
914.
915.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依托各类网站进行非法活动的案例不断增加,为了对这类犯罪行为进行有效惩治,需要对违法网站结构、Web程序、数据库等进行分析,对犯罪行为的关键信息进行取证。网站的原始数据一般存储于数据库中,而数据加工规则会记录在数据库存储过程、程序代码、或编译后的程序文件中。研究基于逆向工程理论,首先将网站数据库逆向为数据模型图,获取整个系统信息结构模型;对网站程序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代码执行规则,确定网站关键业务模式。网站数据取证实践案例表明,采用逆向工程方法可以有效辅助理解系统内部全局信息关联,找到关键取证对象,准确获取关键信息与原始数据对应规则,形成证据链。  相似文献   
916.
917.
正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大量跨区域跨系统调查取证工作,其问频繁使用各类介绍信。以北京市为例,有纪委介绍信、监察局介绍信、纪委外调专用介绍信、电信查询介绍信4种。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介绍信使用情况作一概述,一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供研究探讨。当前介绍信使用的基本情况介绍信是工作中介绍联系接洽有  相似文献   
91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严禁司法人员的欺骗性取证行为,但是有些学者会在研究欺骗性取证的合法性评价的问题时,对该规定予以否定或者架空.将《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解释为刚性的法律规则,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刑事诉讼法》第50条应被解释成对欺骗性取证予以概括禁止的法律原则,这样可以彰显国家的价值选择、更好地尊重司法经验,也有助于体现刑事诉讼法作为控权法的特性.对《刑事诉讼法》第50条作这种解释,可以为《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54条的合理解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19.
对于服务器软件侵权案件远程取证所获取证据的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具备证明力与不具备证明力两种相反的意见.两者观点的分歧点主要在于,Telnet命令取证所获取的软件身份信息是否足以认定所探测的对象软件即为该表面信息所指向的软件,也就是如何认定远程取证所获证据的证明力以及如何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在服务器软件侵权案件中,应通过对远程取证的可靠性、服务器软件侵权取证的可操作性等问题的综合分析,合理设定服务器软件侵权行为成立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920.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受到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普遍重视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发展和实践中,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困境,制约其功能的全面发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法治体系和法治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社会治理赋予了更高层次和全新历史图景。本刊从众多来稿中精选5篇文章,编成本专题,以期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演进和完善奉献绵薄之力。文章内容包括: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公众的娱乐生活方式,更是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法律问题,搭便车、恶意模仿等山寨化现象侵犯了相关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破坏了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针对苹果公司在推广苹果手机时采用捆绑用户的后续软件消费渠道,以期衍生更多的商业利益的营销模式,用户和经销商户对苹果手机"越狱"行为是否侵犯了苹果公司的版权技术保护措施进行了法理阐述,对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研判同类案例有较高的借鉴价值。"陷阱取证"在民事诉讼法中还是个全新的概念,从被侵权人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获取证据,到获取的证据是否可以在审判中被采用都存在着争议;完善和规范"陷阱取证"方式,促使"陷阱取证"成为被侵权人手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利器,可以弥补被侵权人在软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先天"的弱势地位。此外,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面尚未形成针对其特殊性而设计的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亟待从诉讼证据制度上予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作为人民法院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有其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深刻反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普遍存在的漏洞、问题和不足。相信这些文章一定会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