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01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刘强 《警界科海》2003,(12):45-45
网络世界不是乌托邦,网民们在浏览网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注册表突然被篡改,IE浏览器默认首页,标题栏等变成了一个色情网站或黑客网站的首页与标志。每肖打开IE浏览器就自动跳出一个令人生厌的页面,或当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竟发现不能修改主页设置时,你会有什么感受?而这就是人们有意或无意浏览某一暗藏恶意代码网站时被攻击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2.
陈沸 《法治研究》2006,(5):26-27
记忆里我已经很久没有办离婚案件了,尽管刚做律师时为生计而一月办数件离婚案的一幕还历历在目。最近有这样一起案件转到我案头:女方在政府部门工作,男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后,逐渐发达起来,资产过千万,但对家庭却漠不关心,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因此案涉及新《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的许多知识点,我欣然接受了女方的委托,但关于此案的前期取证工作却让人颇费周折,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943.
一、陷阱取证的界定 陷阱取证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通常用在特殊的刑事案件侦查中,其基本的含义是指在对特殊刑事案件的侦查中,侦查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和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诱使被侦查对象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和方法。由于目前形形色色的新型犯罪,诸如走私、贩毒、行贿、组织卖淫等等,因其高度的隐蔽性、严密的组织性以及高超的反侦查手段,使传统的侦查手段受到巨大的挑战。而陷阱取证在这方面却是打击上述特种刑事犯罪的有效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均对陷阱取证予以认可。联合国公约和部分地区性公约对此也予以确认。我国在对待陷阱取证进行刑事侦查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实践中却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屡用不爽的一个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944.
正义对侦查取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义对侦查取证的要求就是取证要客观全面、程序合法、保证效率和保障人权,同时必要限制侦查权。侦查取证中非正义的表现就是不符合正义以侦查取证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封建执法观念的影响,侦查主体素质较低,侦查活动缺乏有效监督,立法上的缺陷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法治环境,损害侦查机关威严,增大办案成本,降低办案效率。侦查取证中正义价值实现有赖于完善侦查取证的程序构造和转变执法观念、提高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945.
为了获得关键证据而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当事人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因此,陷阱取证通常被当事人运用。然而其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一定的冲突,协调该冲突是陷阱取证证据效力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46.
947.
初查是立案前对涉嫌犯罪线索进行的审查和调查,以判明和决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是否需要立案侦查的前期调查活动。因此,初查工作就象造高楼大厦前需做的基础工程一样,如做得越深入越扎实,所构建的大厦也就越牢固越稳当。 2001年10月和2002年3月,我院反贪局在查办其他案件过程中,先后从在押的行贿人寥寥数语的口供中了解到,上海宝钢三期指挥许志斌与江苏武进籍包工头张某某,二十冶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曹俊峰  相似文献   
948.
94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7,(5S):27-29
孔祥俊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北大方正“陷阱取证案”,我记住了这位再审审判长的名字。后来又知道,他是最高法院民三庭的副庭长,还是江平先生的高足。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民商法博士后,40出头的年纪,已经发表了20多部著作和几百篇论文,在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和WTO条约的国内适用等领域成就斐然,刚刚高票当选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之一。他的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相似文献   
950.
近年来,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取证难、认定难的“三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办案人员。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实践,对如何克服“三难”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