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田丰 《人民论坛》2020,(4):106-10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当代青年能够接触到的各种思潮不断增多,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塑造也愈加深刻。当前,泛娱乐主义、新消费主义、新爱国主义和积极的民族主义是对青年群体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也存在着和资本、技术相互交融的特点,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青年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审丑"现象是随着消费主义的流行,并以泛化现象正在以它独有的信息"繁殖"体系快速蔓延,给网民的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带来巨大的视觉和精神冲击。看似消费与被消费行为之间,却充满了娱乐化的"利益"情结,是对淳朴本真审美的异化。为此,要以习近平主席世界互联网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审美为导向,道德教化为引导,修复网络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观念的批判,要求我们获得六大启示:(1)启示我们在当下的社会重新思考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启示我们更深层地思索制度文明的构建,在利用资本的同时,更要充分驾驭和有效导控资本;(3)启示我们应时刻警惕在那种经济理性信条下诱发的经济增长癖,追求一种健康的稳态经济状态;(4)启示我们重树对于人类当下及其未来的忧患意识、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对于科技发展的辩证认识;(5)启示我们关注时代的精神状况与人的精神现象;(6)启示我们深层次地继续反思和批判主体性形而上学传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已经迈入消费主义时代。西方消费文化的扩张对中国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消费文化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文化而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消费在当前中国消费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电子产品的特点,它从符号化过程、时尚制造和传媒互动等方面凝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黄成忠 《人民论坛》2012,(23):194-195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西方的主要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观念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影响途径较以往已经有了明显变化。高校要从构建大德育课程、加强新理论研究、重视大学生利益诉求和发挥新媒介作用等方面积极引导西方思潮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费主义也开始涌入并悄悄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大学生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产生了超前消费、炫耀消费、奢侈消费等不良消费方式,而这种影响尚未引起学校教育的重视。因此学校应加强消费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这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在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盛行的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只关注有趣的事物,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似乎是漠然置之,毫不过问了。有人断言,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进入了娱乐至死的时代。无聊弱智的电视,无处不在的网络,虚拟世界的游戏,以及永无止境的微博碎片,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一套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在客观上需要建立新的价值体系,需要以现实理性的态度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审视和吸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体系,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把曾经认为是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体系辩证统一起来。随着中国现代工业社会的来临,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冲突日趋显然,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峙已经成为形式上的意识形态符号。在当代中国,对个人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进行划界,坚持集体主义既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又要反对虚幻集体主义,才能使真实意义上的集体主义价值体系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化与消费主义语境中,"文革"历史在可资写作的同时,亦成为了消费娱乐的文化资源。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革"叙述在书写方式与表达策略上,呈显出鲜明的消费主义话语形态。以"性+革命"作为想象"文革"历史的一种定式,渲染文革时期"性爱奇观";回叙"文革"的青春记忆时,聚焦于重构自由快乐与浪漫纯情的青春镜像,透露出浓郁的怀旧心态;把文革中的日常生活予以"消费编码"和"温情化"处理,亦是对当下小资情调的同步归趋。这种受到市场与消费主义规约的"文革"叙述的话语形态,导致了对历史深度反思的缺失,亦放逐了对苦难与创伤的追问。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南风窗》2013,(5):96-96
谁是新工人?理论界在追问这个既是社会结构的也是理论的问题,《南风窗》也在2012年参与了讨论。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本书,它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或更准确地说,本书要回答的不仅是"谁是新工人"这个问题,它要回答的问题还包括:"新工人是什么样的"。本书的作者吕途是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她的工作就是与新工人群体打交道,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是这个群体的一员。这种身份决定了她的视角和工作方式,作者主要以白描的和直接记录的方式呈现下了新工人的生存现状:工作与流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