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31.
张仁尧 《北京观察》2006,(12):43-43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危急时刻,孙中山先生点燃了"倾覆满清、建立民国"的第一炬火把,使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32.
张汉刚 《群众》2018,(12):46-47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深化改革的力度。当前,"放管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从更高的站位对标审视,推动改革再深化,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握好放的标准、管的边界、服的尺度。放的标准:该放的要更彻底、更到位地放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破除行政体制的障碍,使得行政审批权真正下放至基层,实现"一层级闭环审批"。  相似文献   
233.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又因割据范围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  相似文献   
234.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的衰亡是多种历史因素和多种历史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新知识分子、士绅和革命党人三个社会群体为代表,通过分析民族主义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折射出民族主义在清政府衰亡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35.
清乾隆二年(1737年),侍郎吴金提出台湾建省之议,在朝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并很快被否决。然而,这是史籍对台湾建省最早的记载,也是当时有识之士对台湾的思考。此后,这一议题被不断提出并以不同方式实践。嘉庆十一年(1806年),将军、总督、巡抚及水陆两提督巡查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制确立,台湾建省再次提出及正式设省。这是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台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6.
《学理论》2022,(5)
日俄战争爆发后,针对战争对中国东北国民造成的损失,清政府一方面命令地方官员做好损失调查登记;另一方面,要求东北地方官做好损失登记清册,以备日后索偿。战争期间及战后,清政府向俄国进行了索赔交涉,尤其战后进行了较充分的努力,但是在殖民侵略的年代,没有足够的国家实力支撑,即使清政府的索赔行为正义兼有法理支撑,但最终仍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237.
本文通过对云南方志中种人内容及滇夷图的研究,以普洱府为具体区域分析清政府对滇南民族的认知推进过程。清朝设立之初,清政府对云南民族的认知主要是承袭明代已有的知识。随着雍正七年(1729)普洱府的设立,清政府对滇南民族的认知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推进拓展趋势,并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高潮,而嘉庆与道光时期政府对滇南民族的认知主要以深入细化完善为主。清政府对西南边疆民族的认知,存在一种“由熟及生——由生变熟——再次由熟及生”的链条状认知模式,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推进的地理轨迹特征。  相似文献   
238.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6):38-38
清末时期,社会动荡,受外国彩票的启发,国库空虚的清政府以赈灾为名,以官办的形式发行彩票,俗称“发财票”.到后来,民办公司和外资公司也开始经营彩票,一时间,买彩票成为时人趋之若鹜的一件热闹事情。  相似文献   
239.
金一南 《当代贵州》2014,(30):64-64
正之所以想起这个题目,来自两句话的触动。一句话是一段广告用语:"未来很远,我们的目光更远"。那个广告在介绍什么,当时汽车一掠而过,没有看清;但就在这一掠而过之中,这句话扑到眼前,深深印入脑海。当时一个感悟就是:我们所谓的战略前瞻,难道不就被这句广告用语概括得淋漓尽致了吗?还有一句话,来自俄罗斯一篇描写车臣战争的报告文学《连队消逝在天际》:"如果军事指挥员的判断错了,胜利的希望就变得渺茫,这时只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