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219篇
中国政治   249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网络异化与网络伦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 联网的出现与迅猛发展 ,正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物质文明。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革命 ,它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 ,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工作学习方式。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项新的技术和先进  相似文献   
52.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前进的行动指南。两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认真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通过实施“科教兴粤、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新优势,  相似文献   
53.
按照江泽民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4.
黄平槐  黄耀华 《求实》2003,3(8):47-49
非典型肺炎的爆发,是对我们精神文明建设是"硬"或"软"的一次检阅.这一检阅对我们深化如何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硬"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精神文明要和物质文明一起抓,这是"硬"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二是形成全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需求,是"硬"得以实现的群众基础;三是塑造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是"硬"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四是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法制化,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  相似文献   
55.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以及自然生态诸方面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过程。一个社会的整体,应该包括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相应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自身特有的文化三个方面;另外,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中,自然生态环境也成为社会文明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6.
瞩目毛公村     
创新,是这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文明的创新,一种是精神文明的创新。“全国文明村”——抚顺县石文镇毛公村党总支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意识和优势,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使之成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这个村“人人在组织中,人人在管理中,人人在教育中,人人在活动中,人人在提高中”的典型经验,具有时代意义和普遍意义。 时下,人们常爱强调“工作力度”这个字眼。然而,工作无所创新,无所提高,何谈“力度”?毛公村党总支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表现在,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确的中心意识、积极的占领意识和自觉的创新意识;有着成熟的、有效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组织保证机制,即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党员队伍,发挥着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完整的工作体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明确的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生产和生活质量;工作方式多样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占领文化阵地,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毛公村的成功所在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57.
李涛 《当代广西》2009,(8):39-39
什么叫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在精神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不仅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对于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8.
关于农村发展差距原因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很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农村依然落后,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另一方面,农村内部的发展差距也日益凸现。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缩小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9.
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的结合中,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论述了走向人类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论述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全新的社会发展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0.
陈天会 《学习月刊》2010,(16):127-127
十堰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构建和谐十堰的“基础工程”、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核心工程”,走出了一条“为民创建”和“创建为民”的坚实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