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40篇
世界政治   147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在大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公认。从30年代开始,对行为加以特别强调的经验主义文献大量增长,行为主义将重点放在了环境的作用上,认为行为的起因可以在人的内部找到。首批关于犯罪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个体身上,它们应用了遗传学、智力以及精神机能的有关知识。进入60年代后,行为主义仍然是影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学习理论的进步被犯罪学家所利用,但是犯罪心理学没有能够与其建立稳固的联系。尽管如此,犯罪学与心理学之间建立富有成果的联系是有可能性的。但是当两门学科的原因论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任何共同性的基础都消失了。  相似文献   
32.
稿约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是江苏警官学院主办的一份法学和警学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704/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1020,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该刊设有“刑事法研究”、“宪法行政法研究”、“民商法研究”、“法学理论研究”、“法史研究”、“社会治安研究”、“犯罪学研究”、“警事学研究”、“侦查学研究”、“警事科技探索”、“警事教育研究”等栏目。“刑事法研究”栏目主要刊发有关刑法、刑法学、刑诉法、刑诉法学、刑事司法、刑事政策等方面的学术文章。  相似文献   
33.
犯罪生物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源时已久;说它新颖,是因为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论理不清,众说纷纭。犯罪生物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有先天说和后天说,当今大多数学者已不再争论犯罪究竟起源于遗传还是环境,而是认为导致犯罪的原因非常复杂,犯罪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犯罪生物学因素,早期学者关注体质、外形等单一的生理特征,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多水平、多角度地探究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神经心理机制,包括行为、激素、脑结构、神经递质和基因等。半个世纪前,国际研究走入低谷。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犯罪学在个体因素研究上发展很快,已成为犯罪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国内研究起步晚、成果少。国内直接相关文章数量不多,以"犯罪生物学"为主题的文章只有20多篇,最早的是1989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从美国教科书《犯罪学原理》中摘取编译的《犯罪生物学理论及其缺陷》,另一篇是实证研究《157例违法犯罪少年的社会环境、心理、生物学因素调查与分析》。迄今没有找到以"犯罪生物学"命名或以"犯罪生物学"为专题的书籍。如今,国内外犯罪现象异常。2013年,重庆"10岁女孩25楼摔婴"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吉林长春盗车杀婴案、北京摔婴案、河南安阳摔婴案……"摔婴现象"频现;《爸爸去哪儿》开播,引发了社会对父亲与子女关系的超强关注,人们大呼有爱,但是,爆出四川阆中禽兽父亲长期虐待强奸幼女案,一时激起千层浪,类似事件频频曝光。国外,类似犯罪亦层出不穷,连环母亲杀婴案等犯罪更是震惊世界。当人们"深度"挖掘当事人背后的行为逻辑而泄愤时,有识之士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冷静地思考,呼唤犯罪生物学的勃兴!怀着这份责任和担当,中国首次"犯罪生物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7日至8日,在河南警察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政法大学皮艺军教授和河南警察学院翟英范教授的倡议和召集下,由河南省犯罪学研究会主办、河南警察学院承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几位知名犯罪学专家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几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的河南警察学院教授、博士参加了研讨。本次研讨会不搞程式、不宣读论文,为与会学者准备了十个议题,请学者们进行面对面的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由于时间有限,仅仅初步探讨了五个议题,分别是犯罪生物学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犯罪生物学概念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犯罪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犯罪生物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生物性与社会性。犯罪学的包容性、多层次、全方位特点带进了论坛,会议发言是学者们厚积薄发、即兴发挥、形散神聚展开的自由发言,更丰富着挥斥方遒、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般的热烈讨论,加深了不少认识,达成了更多共识,增加了一些求同存异,形成了更好的研究合力。本刊连续两期登载研讨会纪要,以飨诸君。  相似文献   
34.
首期寄语     
前日,与华政姚博士建龙一晤,拟在《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中辟出犯罪学专栏。为区别于“法学家茶座”,则谓之:犯罪学茶楼。茶楼之主持人拟由参与撰稿诸君分别担纲,轮流充任楼主。遵循互联网之规则,楼主实为发帖人,其职不论科处司局,仅为诸位茶客引出本次话题。受建龙君之邀,本人暂做专栏开篇之楼主,发出首帖,为《犯罪学茶楼》即将开张致辞。  相似文献   
35.
日前,读到《落马贪官为何不能“早发现”》一文。这不仅是文章作者的愿望,自然亦是文章读者的愿望。推而广之,也可以说是民众的普遍愿望吧!  相似文献   
36.
注:奔津门赴“海河论坛”之约前突获“犯罪学茶楼”楼主皮艺军教授约稿并叙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主编姚建龙君催稿,于是匆匆翻阅了几份载有当今“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领军主帅王牧会长的文章,顿生与王牧君共品犯罪学“茶素”之念。无奈行色匆匆,只好招来亲授弟子翁连金趋舍下共品其味,并叙其将鄙见与共识形成如下浅识,可视为离开犯罪学科坛十年、  相似文献   
37.
犯罪资源是社会资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犯罪资源是指能够使犯罪行为主体对犯罪客体发生作用,从而影响犯罪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犯罪资源随着社会各种现象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不断地发展。同时犯罪资源的输入还受制于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38.
犯罪学是一门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学科,这一点已经得到普遍接受。但是,对于犯罪学的诞生及其标志等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要认识和确定犯罪学的诞生,必须确立犯罪学诞生的参照点,这样的参照点有三个:犯罪中心性、综合性、非规范性。根据这些参照点进行判断,把贝卡里亚是看成犯罪学的创始人或者"犯罪学之父",把龙勃罗梭看成是现代犯罪学的创始人或者"现代犯罪学之父",把他们的代表作出版的年代分别看成是犯罪学诞生和现代犯罪学诞生的年代与标志,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39.
犯罪具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的界定标准。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决犯罪定义的问题以超越犯罪相对性的限制。如此,一方面可扩大犯罪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可使犯罪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尤其刑事政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0.
论犯罪学的恐怖犯罪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暴力恐怖犯罪”等概念不应是犯罪学研究的概念范畴 ,“恐怖犯罪”概念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犯罪学的学科特点。在这个概念体系下 ,恐怖犯罪的内涵既不同于恐怖主义 ,也不同于刑法上的恐怖活动 ;它与一般暴力犯罪的区别在于犯罪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制造出了恐怖心理或恐怖气氛 ;恐怖犯罪的目的可以是多元化的 ,政治性不是恐怖犯罪的本质特征 ;恐怖犯罪既可以是集团、组织、团体实施的 ,也可以是个人实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