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271篇
中国政治   534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2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传统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带来国家认同的变迁。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面临新的挑战。现代文化的现代性、公共性、社会性、参与性特征是增进国家认同的积极因素。对于政府来说,现代文化建设是维护国家认同的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软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2.
辛其马 《创造》2013,(5):62-63
众所周知,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变了,文化随之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映照着时代社会的特征。世上没有不变的文化,只是变化的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就文化的比较而言,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摆脱其它文化的影响而孤立存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吸收、整合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以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为例,我们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的日益融合,新一代民族年  相似文献   
73.
一走出西方启蒙语境 纵览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学术成果,往往局限于西方现代性的思维框架,以资本主义启蒙话语评判内涵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西方文明的思维偏见。  相似文献   
74.
黄海浪 《学理论》2013,(8):178-179
王德威先生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众生喧哗、富有生命力的晚清小说局面,并狭隘地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由"五四"提至晚清。作者一面不断强调现代的多种可能性,一面却又将已经出现的多种文学类型视而不见。作者在对"五四"文学发出责难时,没有站在真实的历史中做出客观的评述,因而存在诸多质疑。当然这些质疑不是意味着对它进行全盘否定,书中很多观点仍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75.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和法治现代化的纵深发展,要求我国民事纠纷解决领域的非讼解纷机制也应与时俱进,进行现代化转型。作为构建现代非讼解纷机制的逻辑前提,首先应当认清我国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发展现状,并论证现代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指标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寻找我国传统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与现代性要求之间的差距,并以现代非讼解纷机制的指标性特征为参照系,从理念和制度建构两个层面推动我国传统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明演进过程来探索中国现代性的起源十分必要。两种文明在起源和演进中所依赖的质料完全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这些都导致了对中国现代性起源的争议。在现代性的发育中,有两种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是欲望和理性的交织——主体性发育的显著标志,二是市场经济的确立是现代性发育的基础保证。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来揭示中国现代性的起源可以发现,中国现代性真正的发育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相似文献   
77.
胡朝  叶忠明 《前沿》2013,(12):57-58
现代性和商品经济的抽象发展把人带入一个“物化”的世界,造成人的现代性困境,而人的现代性困境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危机,这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要消解人的现代性困境,摆脱形势与政策教育危机,就必须使其叙事方式从宏大走向平凡.  相似文献   
78.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过度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这就涂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意蕴。事实上,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79.
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力量的强度而言,现代性是一种话语。它建构了知识客体、社会主体和自我形式,建构了社会关系和自我框架。殖民话语和权力话语,是现代性话语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相当程度上就是为现代性话语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0.
卢莎莎 《求索》2007,(3):198-19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加剧了共享步伐。在这种历史情境之中,各民族国家传媒受技术和话语权威的双重制约,其民族身份的内涵和外在特征都逐步边缘化、同一化。彰显自我身份已成为各民族国家传媒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