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206篇
工人农民   217篇
世界政治   3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9篇
法律   2863篇
中国共产党   4810篇
中国政治   5725篇
政治理论   1243篇
综合类   263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87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1035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112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367篇
  2008年   1882篇
  2007年   1393篇
  2006年   1243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706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论述了贵州多元文化状态下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类型、价值,以及开发与保护传承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2.
王世瑚 《人权》2007,6(6):29-30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对立法和执法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在立法中,要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通过立法,合理配置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社  相似文献   
993.
2007年9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洪涝、滑坡、崩塌和旱灾为主,大陆地区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据统计,2007年9月份全国受灾人口4016.5万人(次),死亡49人,失踪17人,紧急转移安置289.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335.6千公顷,其中绝收1084.0千公顷;倒塌房屋2.7万间,损坏房屋10.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4.7亿元。  相似文献   
994.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新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表现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张京华 《湖湘论坛》2007,20(3):24-25,42
20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提出"以德治国"和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思想.中国古称礼仪之邦,"和谐"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学理渊源,源于古代礼乐文明,特别是乐学、乐教传统.乐学、乐教传统中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和"."和"起源于音乐术语,发展而为哲学概念.研究周敦颐的"和"的思想,对于加深"和谐社会"的认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意义和基本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农业和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毫无疑问,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创新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制度.  相似文献   
997.
宁黎黎 《人权》2007,(3):59-60
4月6日下午,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和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打工妹之家在京联合举办“就业过程中女工权益保护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最高人  相似文献   
998.
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要是由人和自然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就是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指导人正确行为和表现的思想基础,社会心理整体是否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和政府要倡导积极和谐的社会心理,营造心理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99.
郑德清  王慧军 《奋斗》2007,(3):29-31
最近,我们围绕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问题,深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市的5县4区9乡(街道)9村(社区),与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干部和近百名群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获得了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00.
于钦读 《奋斗》2007,(5):39-4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在构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中,必须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行为才能和谐.社会也才能和谐。所以《决定》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