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32.
陈可依 《学理论》2015,(1):70-71
传统哲学分裂了知与行,只强调知的尊贵、却轻视行的重要性,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熟知哲学史的杜威为给哲学一个新的角色把目光投向了知与行之间的接缝处。在《确定性的寻求》一书中他把传统的知识即理性与被传统哲学贬低的行动结合起来,提出人的本性不在于先验性和固定性,而应在于主观能动性。他的这种对于知行关系创造性的见解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知行关系的角度浅析杜威对确定性的寻求。  相似文献   
33.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其基本指导思想蕴含着对经典实践观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将从理论继承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导思想中对科学实践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省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人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些论述要求,为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5.
管京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1):93-101,M0005,M0006
公民生态意识难以有效转化为自觉自发的生态行为,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教育进程中的显著困境之一。克服公民生态知行转化困境是减轻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生态公民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生态知行合一在伦理价值层面的本质要求可知,完成生态意识内化、形成生态行为自觉是实现生态知行合一的关键。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功利化社会价值观的冲击和公民生态伦理教育自身的缺陷则是造成公民生态意识不能有效内化、生态行为驱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公民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动员作用则是解决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凤琴 《前沿》2004,(7):185-188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 ,它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王阳明不仅认为“知行”是以“良知”为本体 ,知行合一并进 ;而且还强调行而后有真知 ,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对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正>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思潮、形成思想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他在系列讲话中紧紧围绕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提出和重申了一系  相似文献   
38.
知识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行动是知识的运用和归宿,知识灌输和行动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知行结合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显著。文章在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启示和指引下,本着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结合可以从深化时代内涵、优化知识体系、重视现实需要、强化品质养成四个路向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3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方法,为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具体路径。作为"先锋战士"的当代共产党员,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以适应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重在认知认同、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40.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之辩"亦是哲学史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认识论领域长期论争的一个焦点。毛泽东在批判总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知行问题的各种观点及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引入其认识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解决了知行关系这一传统哲学认识论的重大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