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4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忠于党所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找准工作切入点,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党纪国法尊严;必须忠于党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头保持纯洁性;必须忠于党的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清廉做事,清白做官。同时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主动承担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在  相似文献   
42.
《求知》2000,(4):42-43
邱力生撰文指出,信用不足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频率、交往深度,使商品交换减少或者延缓交易,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信用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3.
农六师奇台农场工会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作为促进改革发展、建设诚信团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常抓不懈,在大力倡导诚信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44.
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道德,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化解公共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起到社会人际关系"润滑剂"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会个体的公德素养,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精神能力,形成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整个社会的公共精神. 现代日常生活的公共性使日常生活与社会公德存在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5.
当代公众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本文倡导当代革命军人从六个方面积极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相似文献   
46.
为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公德意识,革除公共场所和社会交往中各种有违公德、有违诚信、有损形象、污染环境、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现象,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供道德支撑。江苏省丰县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八个“看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7.
传统孝文化在社会公德建设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养”,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赡养老人的思想道德。“敬”,有利于培养公民尊老敬老的思想道德。传统孝道不仅提倡“亲亲”,也要求培养社会成员的博爱之心,这有助于养成公民互爱互助的品德。“忠”,有利于培养人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48.
尊重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伦理准则之一,和谐医疗人际关系,要从尊重做起。特别是当前医患关系的改善,更需要医者德艺双馨,其中主要包括对患者"尊重"意识的树立。长期被人们提倡和推崇的仁、礼、宽、诚、信等社会公德中,蕴涵着尊重元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遵循"待人以仁""待人以礼""待人以宽""待人以诚""待人以信"等最起码的准则,在品德修养中能练就尊重素质。  相似文献   
49.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新《公司法》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的争论,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公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大学阶段正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得以形成和确立。大学生在贵阳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伦理底线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良好公德品质,对今天贵阳市开展"三创一办"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对加强和改进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贵阳和文明贵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