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8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6篇
世界政治   1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2538篇
中国共产党   211篇
中国政治   833篇
政治理论   126篇
综合类   8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大量事实表明,公务员群体中存在各类消极不良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整理。但当前针对公务员消极不良行为的各类整合研究,如行政道德(伦理)失范、公务员倦怠、公务员腐败等都只是整合了某一类行为,难以找出各类行为间的深层联系,因此可以尝试将"反生产行为"这一概念框架引入行政管理领域,在已有的反生产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公务员群体特殊性进行进一步细化,提出公务员反生产行为的认定条件,为公务员消极不良行为的整合、划分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72.
刑法第64条关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规定比较模糊,司法解释又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产生众多争议,不利于刑法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认定标准,即判断供犯罪所用的某一财物应否没收,应当考虑该物在犯罪中的作用大小、该物的使用是故意还是过失、该物是反复使用还是偶尔使用及特殊预防的必要性这四个因素,从而使预防犯罪与保障私人财产权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73.
974.
《学理论》2015,(5)
高校在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证明材料可信度低;认定范畴笼统,缺乏量化数据;认定程序不合理,缺乏监督等等。对此,提出解决对策如下: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标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可行的认定程序;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认真贯彻好国家的政策,帮助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975.
边先生在电视台看到某装修公司的优惠广告,当即找到该装修公司订立装修施工合同,并支付定金及部分预付款,合同签订后,装修公司未能如期施工且人去楼空。  相似文献   
976.
年仅14周岁少女背着母亲擅自利用母亲的银行卡帐号捆绑支付宝后注册进入“雅秀直播”,观看主播游戏、与主播进行直播互动并打赏。经母亲起诉后,网络服务合同被认定无效,可打赏出去的钱款还能追回来吗?单亲少女失管,高额现金打赏惹祸端关浩桐系某初中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977.
石泉 《中国律师》2004,(1):57-5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日渐激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也逐渐呈现出来,单纯依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控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修订后的《刑法》设立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以更好地保护社会  相似文献   
978.
试析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驰名商标的认定,是驰名商标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认定驰名商标是保护驰名商标的必经程序。《保护工业产权巴  相似文献   
979.
信息撷英     
《时事报告》2004,(2):59-60
  相似文献   
980.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的认定,主要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这不符合法律的正义理念。应当根据过错责任原则,依被控侵权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适用诚信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进行具体认定,对其行为予以是否构成侵权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