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34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187篇
工人农民   226篇
世界政治   11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6篇
法律   26216篇
中国共产党   3542篇
中国政治   11510篇
政治理论   2283篇
综合类   9218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775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763篇
  2015年   1681篇
  2014年   4190篇
  2013年   3944篇
  2012年   4380篇
  2011年   4703篇
  2010年   4233篇
  2009年   4415篇
  2008年   4337篇
  2007年   3647篇
  2006年   3108篇
  2005年   2529篇
  2004年   2115篇
  2003年   1885篇
  2002年   1867篇
  2001年   1393篇
  2000年   1287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近几年来 ,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我国出现了日趋活跃的地方性立法活动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 ,这些立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统一、存在空白、立法滞后等。建议我国立法者在进行人体器官移植立法时 ,针对国内立法存在的问题 ,借鉴国外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经验 ,采取不强求一步到位、先做到有法可依的立法主导思想 ,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92.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将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至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并赋予其相应的调查取证权;允许律师介入侦查阶段提供法律帮助,是刑事诉讼日趋进步的反映,但由于法条在有关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93.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名称作为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中外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4.
刘志强 《行政与法》2006,(10):123-125
本文针对转轨期的中国立法,采用法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的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分析了传统管制向公共规制和立法博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  相似文献   
95.
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之立法与司法解释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泽宏 《现代法学》2003,25(1):95-99
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是长期困扰刑法理论界和司法部门的一个难题。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虽对其作过多次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但却仍然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难予认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历次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解释之得失进行了回顾、比较与评析,旨在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本概念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孙发 《中国律师》2003,(8):63-64
司法如果成为一种权威,它不仅能够对社会进行很好的调控,而且在宪政领域内,它也能起到防止权力滥用、制约权力有限度的行使的作用,也就是在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司法权威具有宪政化的意义。所谓宪政化,指的是司法权威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在承认民主、法治、人权的基础上,用司法上独有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形式,以规范和制约政府权力的行使,解决公共权力异化的问题,从而真正维护宪法的价值观,保障公民权利,以期形成一种法治的政治秩序。司法权威的宪政化意义最核心的要点就是,通过司法权威所带来的制度化途径,将政治领域的政治问题转化成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7.
198 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 ,标志着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以立法形式确定了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制度。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以后 ,为了适应WTO相关协定尤其是《技术贸易壁垒协定》(以下简称TBT协定 )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发生了变化 ,对于出口商品检验仍可按照原有模式进行开展 ,但进口商品检验法定目标、检验内容、检验标准和认证监管方式就必须符合TBT协定的有关要求。虽然我国为履行加入WTO的承诺 ,于 2 0 0 2年修改了《商检法》 ,但在多处修改上考虑到进口商品…  相似文献   
98.
周竟成 《湖湘论坛》2006,19(3):76-77
我国单位犯罪立法还不成熟,影响单位犯罪的司法适用与刑罚目的的实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立法模式、主体范围、处罚原则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9.
一、法院调解制度概述 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之美称。我国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首先是一种民事调解,只存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其次,法院调解相对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程序中的调解等来说,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中的调解。  相似文献   
100.
我国未来的行政程序法在内容上应在规定程序问题的同时,规定一些必要的实体内容,在主要体现公法属性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引入私法的理念、原则和制度,既应规范与约束行政主体,也应规范和调整行政相对人,既应规定外部行政程序,也应规定内部行政程序,最后还应规定目前一些无法可依的行政司法程序。在立法模式选择上,宜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一部基本的而非包罗一切的行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