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1889篇
中国共产党   410篇
中国政治   1020篇
政治理论   189篇
综合类   7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限制死刑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各国限制死刑的法律措施、指出我国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死刑限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3.
私人侦探在我国应缓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侦探业尽管客观的存在,但毕竟这是个特殊的行业,侦探从业人员的所作所为也经常游离在法律边缘。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侦探业应该缓行,该观点是基于其所产生的危害而得来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中都承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并规定加以保护,如果私人侦探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包括个人的安全、人身自由、隐私权,都是不合法的。隐私权是公民依享有拒绝、排斥任何未经法律批准的监视、窥探和防止个人私生活秘密、个人信息被披露的权利。获取公民个人隐私的资料必须使用合法手段。私人侦探并不…  相似文献   
84.
词典     
《时事资料手册》2004,(4):66-67
  相似文献   
85.
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新旧婚姻法的对比分析 ,对约定财产制的效力问题进行探讨。约定财产制具有与法定财产制同等的法律地位 ,并有优先适用的效力。约定财产制的效力问题涉及到效力判断、效力范围和效力限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论述了废旧金属收购业管理混乱的现状,分析了形成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5条对策。  相似文献   
87.
2001年婚姻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缔结都有着自己的限制.但因为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不同等因素,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正确认识冲突现象,分析冲突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促进婚姻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8.
污染环境刑事案件中对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及客观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笔者主张严格责任原则不足取法,但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认定主观过错.同时,在排除有罪推定的前提下,适用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以使污染环境的犯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惩治,但也要进行严格限制适用.  相似文献   
89.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行政补偿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人权入宪"的含义及其对行政补偿法制发展的影响,私有财产权的理念及其法律保护路径,私有财产权的限制与公共利益的界定,我国行政补偿法制发展路向等重大现实课题,提出了判断公共利益的六条标准和行政补偿立法的若干构想,旨在为完善我国行政补偿法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民事诉权的行使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是司法对它的限制。本文概括了这种限制的基本情况,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提出要从宪政出发保护法无明文规定的民事诉权,并以诉的利益作为民事诉权受到司法保护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