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92篇
世界政治   1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875篇
中国共产党   3916篇
中国政治   4911篇
政治理论   777篇
综合类   106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1161篇
  2012年   1458篇
  2011年   1310篇
  2010年   1294篇
  2009年   1165篇
  2008年   1138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通辽是农业大市和农业人口大市,农牧业是我们的命脉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对通辽来说,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解决农业问题要在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要在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民问题要从转移、减少农牧民上找出路”的要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思维来谋划农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并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诊断,  相似文献   
103.
《当代广西》2010,(11):8-8
玉林市坚持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以创先争优为主线,深入实施素质工程、平台工程、作风工程和责任工程,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围绕服务科学发展来推进。  相似文献   
104.
看天下     
《就业与保障》2010,(1):53-54
人社部:2010年事业单位将全员聘用 据人社部消息,2009年,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国务院系统完成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事业单位达到77%,中央党群系统达到52%,全国有25个省区市启动了岗位设置工作。同时,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落实,22个省区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人员总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人事天地》2010,(22):79-79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区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目前,自治区有关部门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组织编制广西人才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广西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06.
尹成杰 《中国人大》2010,(17):26-26
现阶段,我国的粮食问题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没有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7.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连续第七年出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  相似文献   
108.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0]7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就加快推进商标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9.
叶水 《公民导刊》2010,(9):15-15
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刚刚开始,就备受社会各方的关注。作为与京津沪不同的"大农村"直辖市,重庆要为巨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既是重庆巨大的发展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重庆不仅要解决这一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还要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发展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110.
颜赣辉 《江西政报》2006,(12):43-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组织开发城乡就业岗位的主体,是搞好就业服务的依托,是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就业管理的关键渠道。近年来,宜春市从适应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需要和延伸劳动保障服务职能的要求出发,以提升硬件水准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抓手,以满足城乡劳动者劳动保障需要为目的,高标准建设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基本形成了乡乡镇镇建站所,大街小巷有平台,工业重镇布窗口,重点园区设机构的良好格局,有效构筑了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做好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