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114篇
工人农民   211篇
世界政治   5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4958篇
中国共产党   3844篇
中国政治   6122篇
政治理论   2085篇
综合类   402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897篇
  2014年   2111篇
  2013年   2253篇
  2012年   2084篇
  2011年   2026篇
  2010年   1977篇
  2009年   1660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126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991.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近年来学界给予了关注和研究,文章对我国近年来理论界关于网络反腐的四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关于网络反腐的定义,关于网络反腐的特点,关于网络反腐的利弊以及网络反腐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92.
公共危机往往引起谣言,网络谣言是谣言在网络背景下的新形式,网络属性使其与现实谣言具有明显的差异。网络谣言在公共危机中增加社会恐慌、社会压力,容易造成公众对政府权威的质疑,也易造成网络秩序混乱。在公共危机中,网络谣言具有生成、传播以及消亡机制。为了防控网络谣言的产生,应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立法、提高公民理性认知和加强网络谣言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青年群体是催生各种网络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的弄潮儿.这些现象和事件体现着青年群体独特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屌丝文化、青年娱乐文化、青年意见领袖、青年社交文化和女性热点事件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对这些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解社会现实和青年群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4.
正个人简介:李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广西眼科中心副主任,广西白内障手术复明指导中心副主任,广西眼科学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MPH硕士。1997年11月—12月在泰国参加亚太地区防盲及眼保健培训班培训。2000年5月—2001年10月,在美国尔  相似文献   
995.
杨震 《前进论坛》2013,(4):20-22
一、案由:互联网以及方兴未艾迅速发展的物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人类依托于互联网,已形成庞大的虚拟社会(仅"微博"就有五亿多用户,许多名人的微博有高达数百万的"粉丝");由于信息技  相似文献   
996.
马姗姗 《公民导刊》2013,(12):47-47
<正>随手拍,在网络和照相工具普遍使用的今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起到了监督作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正能量。但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此举也还存在些许弊端,比如,拍摄者有违法或者侵犯他人隐私的可能;又如,因曝光行为具有网络的不可控性,有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超越本身应受处罚之外的负担和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近几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网络覆盖遍及大小角落,微信通讯平台使用更为普及。2011年1月微信软件正式推出,起初是作为一款进行即时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而研发的。随着微信软件功能的不断创新升级,其功能日益多样便捷集社交、娱乐、消费、提供公共服务等于一体。此时的微信已不再单纯的只是一个手机的聊天应用软件,其已然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典型代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一柄双刃剑,微信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色彩的同时,亦伴随着与之相关的犯罪的滋生和蔓延,其中利用微信实施的赌博犯罪迅速蔓延。微信红包游戏本是移动社交与娱乐相结合的产物,愉悦方便着大众生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乘机打起了‘微信红包’的歪主意,加之自己的精心“钻研”,使其悄然演变为服务于赌博的隐形工具,从而牟取暴利,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危害极为严重。因此,本文笔者将就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以微信红包进行变相赌博活动的行为进行揭露剖析,从而对新时代下的新型社交网络赌博犯罪加以分析并提出应对及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98.
避风港规则在我国适用呈现出规则异化、失灵的困境,其中既有新兴技术环境下盗版侵权的影响,也有我国片面法律移植的因素。对此,我国可以在一般共同侵权的基础之上,明确网络服务商间接侵权类型化的规定,合理加重其相应的注意义务,并相应完善避风港规则的配套机制,以实现我国避风港规则的良好运行和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999.
《行政论坛》2017,(1):47-51
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发展迅速,它从三个方面影响着地方政府治理:激发地方政府的问题意识,影响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议程设置;促进公共政策的执行,影响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增强对干部权力的监督,影响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干部行为。但是,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数字鸿沟、群体极化和地方政府面临的双重压力、官员的自利性与有限理性,也削弱网络政治参与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和机会的同时,也衍生了各种非法行为。面对网络非法行为危害社会的严峻现实,公权力机关借助刑法手段开展网络社会治理是必要的。但刑罚手段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决定其存在压缩网络自由权行使空间、导致行政法律规范大量虚置、浪费刑罚司法资源等方面的风险。在思量刑法介入网络空间的必要性及其介入程度的基础上,探寻并发现降低网络非法行为入刑风险的路径主要包括:调整网络非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以分担网络非法行为入刑的风险;强化网络非法行为入刑的正当性,以减少犯罪圈扩大侵蚀网络自由的风险;规制涉网刑事司法解释的越权扩张,以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克制刑罚滥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