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42篇
中国共产党   145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正我最亲爱的文妹:昨晚冒雨曾寄你一信,因为要自己去寄才放心,所以一双括括(呱呱)叫的纱鞋,弄得一塌糊涂了!但只要你能收到那封信(第二号),却也值得!今日过江去见舅舅(中共湖北党组织领导——编者注),一到汉口江边(外国地界,如上海之外滩,有公园),江水没了公园,甚至涨至近江的房脚,除公园与马路交界处筑  相似文献   
42.
陈方正 《南风窗》2013,(5):94-95
可以说,叶晓青是跟随杨月楼"进宫"的:杨的曲折经历正就是晓青从民间社会研究转到宫廷史,从《点石斋画报》转到升平署那1.5万件存盘文件的心路历程。年纪渐长,要怀念的人逐渐增多,面目不免变得模糊,但晓青不一样:她性格平滑如镜,让人猜不透,纳闷不已,但生命竟以最戏剧性方式画上句号,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最初认识叶晓青,是20多年前,筹  相似文献   
43.
万里萍 《人民论坛》2014,(6):152-154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高度集权和行政干预对高校自主发展影响较强,完全实现高校由“行政化”到“去行政化”的蜕变意义深远。文章回顾了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沿革,借鉴国外高校发展成功经验,藉此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方面,它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大局出发,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积极落实国家战略,不断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供安全稳定的金融服务与环境。  相似文献   
45.
46.
李动 《人民公安》2012,(16):56-57
这些交警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站岗、执勤,没有人注意他们的存在。突然接到任务,让我带一支30来人的优秀公务员队伍去浙江疗养几天,整天忙于文字工作,有点儿憋闷,便欣然前往。第二天上午去湿地参观,坐船来到小岛上,见大雨如注,便躲到茶馆里喝茶,两位交警坐在边上,于是便聊了起来。见一位年轻一点的交警黑不溜秋,面如锅底;另一位年龄稍大的交警白皮细肉,有  相似文献   
47.
近日,国民党大佬郝柏村致信台湾媒体,提出“正视中学史地课本”问题,在台湾引起波澜。台湾中小学生课本的“去中国化”问题现状如何?危害在哪?近20年的教育改革为何无人喝彩?教育关乎人的价值观与民族的未来,讨论教育问题永远不嫌过多。  相似文献   
48.
我要离开母亲启程去远方了。早晨一起床,就看见母亲的眼睛湿润着,眼皮还有些浮肿。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室内母亲在忙着帮我收拾行李。也许是担心路上行李会散开吧,细心的母亲又一针针地缝缀行李上那些唯恐不结实的接缝。这情景,  相似文献   
49.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31):4-4
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干部兼职过多”问题,一些省份近期相继晒出清理成绩单,其中,湖南清理在社会组织兼职的领导干部4332人,新疆清理983人,山西清理处级以上干部544人。调查显示,“两栖干部”大多集中于建筑、医卫文体、珠宝、安全监管等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等,多为延展自己的影响力和待遇。必须加速此类社团组织的“去行政化”进程,以免其沦为不当利益的“输送带”、隐性腐败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50.
关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谈论涉及很多领域,法治方式在功能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法律、法治的工具属性,各种主体都可以运用法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基于对法治的不同理解,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各自追求的“法治方式”。经过法治论者的多年呼吁以及法治本身所显现的魅力,人们对法治达成了宽泛意义上的共识,在中国初步形成法治思潮。但是,人们所认同的只是高度抽象的法治内涵,在法治概念的外延方面还存在着太多的选项,以至于法治像法律一样,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其中对“法治方式”的不同理解,在官民思想和行为中造成了很多的冲撞,甚至出现了以“法治”的名义挫败法治的负能量。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减少法治实施过程中的负能量,需要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法治现象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