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正它有一个铁骨铮铮的名字——白杨。在北方,白杨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平凡的树,却长在军垦人的脊梁里,撑起中国西部壮烈而血性的天空。斗转星移,大漠荒凉。新疆垦拓者的脉搏和心跳震颤着千年荒原的心脏,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天光和西部风沙孕育、凝结而成的一粒粒种子,在新垦者的心里发芽,深深地扎根于风吹石头跑的茫茫大戈壁,坚强地挺起绿洲的脊梁,葳蕤成如此瑰丽的精神图腾。曾经有多少绿色的梦在这里驻扎。在沉睡千年的大漠、戈壁和荒原,一旦种子落地,便开启一生无怨无悔的生  相似文献   
12.
诗人艾青<悼词--为朝鲜独立同盟追悼殉难的朝鲜烈士们而作>一诗题名中副标题即该诗背景迄今尚无专文揭示,偶而涉及到的相关论著也语焉不详.此外.诗文中有"阿里郎"这一晦涩之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诗文的深刻理解.本文对此作了注说.  相似文献   
13.
我本是山东乡下孩子,长大后出乎意外地从事外交工作,但即使是身处异国他乡,照样不由自主地关注中国的农业,深深眷恋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艾青有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我来说,对养育我的那片土地,如同远行的孩子时刻惦念着爹娘和爷爷奶奶。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就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韩信的"受人一饭,终生不忘",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真诚",这些无一不充满着赤诚的感恩之情。可如今,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给我们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部分青少年表现出知恩不报,忽视亲情、友情等不良品质,严重者甚至漠视生命,伤害他人性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近日专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的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忠,回望“延安第一小洋楼”杨家岭会议室里那些生动的画面。艾青每月三斤肉,妻子吃小米饭这间会议室,不到120平方米,平时是食堂,空气里隐约还飘着一股油烟味。闻到这股味道,挤在其中的艾青,心里是有疙瘩的。1941年年初,他从重庆到延安,在吃食上享受  相似文献   
16.
拜读延安     
<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当站在延安的宝塔山前,凝望着山上灯火通明的宝塔山时,我心中不禁回荡起艾青的这句名言。延安,一直是我仰慕已久、心驰神往的圣地,尽管早已知道她并没有秀丽的风光,但她那特有  相似文献   
17.
艾青——“耻于和蒋介石同姓” 艾青(1910-1996年),本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莪伽、林壁等,浙江金华人,是中国当代诗人。  相似文献   
18.
一个是“中国诗坛的泰斗”,一个是戎马一生的将军;一个是浪漫诗意情怀,一个是沙场点兵、戎马倥偬。尽管一文一武,人生道路截然不同,但是他们却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情,留下了一段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他们就是诗人艾青和将军王震。  相似文献   
19.
孟红 《党史纵览》2009,(8):25-27
著名诗人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他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7年后他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  相似文献   
20.
手头这本《村边的小河——农村孩子的朗诵诗》,是我刚刚出版的诗集,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个人作品集。原因之一是集子中的一首诗《爱你,艾青》,圆了我的一个梦——对艾青先生的感念之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