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坚决刹住党内“舌尖上的浪费“”楼堂馆所的豪华“”车轮上的铺张”等奢侈浪费之风而提出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的学理根据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节约观、中国共产党的勤俭节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节俭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内涵要义,表征在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的践行路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党员树立消费观的科学指南以及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等方面。新时代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于力戒奢靡之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遏制腐败滋生以及建立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92.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元,是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有其特定的生成基础:从理论基础看,其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理论;从文化基础看,其源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思想;从实践基础看,其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实践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明确了基层治理的价值旨归、政治保障、动力源泉、原则遵循和科学模式,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鲜明特征,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3.
秦健  芦洁 《学习论坛》2023,(2):106-1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民族命运走向,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历任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理论遵循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凝练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其核心要义包括民族身份的认同、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认同、利益一致的命运共同体三个层面。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根本政治保障是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物质保障是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石,心理基石是增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94.
“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新发展阶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必经阶段,倡导充分发挥协同式育人团队合力,强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相互联动,注重多种教学载体的配合与优化。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不仅打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认知,而且对于把思政课打造成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充分运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统筹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校内外实践教学时间,持续优化实践育人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化、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5.
196.
<正>4月21日至25日,海南省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在海口举行。省委书记冯飞指出,要以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为契机,在系统学、持续学、学用结合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不断推动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  相似文献   
197.
自红安精神与大别山精神提出以来,学界集中从内涵、特点、价值、传承等向度展开了广泛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值得充分肯定。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红安精神在大别山精神中所处的方位问题则仍需关注。以中共湖北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撰写的《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为标志,“红安精神”概念命题正式确立,并于2010年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认可,学术界关于其内涵的表述在《红安精神研究报告》基础上逐渐形成共识。“大别山精神”正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的首次提出。近年来,学术界在围绕其内涵表述展开激烈争鸣的同时,也初步构建出其精神内涵的核心要素。在全局性的大别山历史和整体性的大别山精神中考察红安精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红安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在大别山精神群像中居于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198.
强化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对于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近代以来法律由以德性和人格为中心转向以原则和规范为中心。我们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关注不只是规范,同时更是规范的理由。法律职业经过“公正”这一终极价值的范导,选择了一致同意的道德契约,由此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司法制度。公正之运用,既可生存于司法亦可毁灭于司法。法律职业的道德目的是衡量一切行为的道德善恶或道德价值的标准。只有当拥有创造性特征的道德实践行为引起实践变化或对实践做出贡献时,才能被视为道德批判的对象和目标。我们绝不能低估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重要性。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的当务之急,以及未来中国社会法律职业伦理信念及其表达,需要同时做出两方面的努力:既要指向法律职业伦理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以及正当性本身,又要构建作为法律职业德性素养培育载体的法律职业伦理新框架。  相似文献   
199.
群仲平 《群众》2023,(11):1-1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200.
孙志高 《群众》2022,(9):30-3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省份,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需要深刻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积极探索、担当作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