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131篇
世界政治   3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2492篇
中国共产党   1900篇
中国政治   5561篇
政治理论   1124篇
综合类   433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117篇
  2012年   1214篇
  2011年   1413篇
  2010年   1328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327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1000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宁未央 《南风窗》2007,(21):92-93
爱国主义原来是见不得血的,还有什么比理想的幻灭更让人绝望呢?在中文写作的世界里,张爱玲被追捧的程度宛若张爱神,她的小说部部是电影坯子,却并不容易改编,斗胆在神仙头上动土的导演往往碰一鼻子灰,吃力不讨好。李安偏偏选了难上加难的《色·戒》,小说里的王佳芝"从舞台经验上知道,就是台词占的时间最多",原文中没有太多可用的台词,大半是心理描写。李安把1.3万个中国字铺陈成169分钟的电影,用他自己的话说,"可把我们做死了"。  相似文献   
62.
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是由众多能力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的能力系统,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在公务员能力系统的结构中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要素,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作用,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警察人力资源开发,即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提高警察个体素质,改善警察结构,加强警力的组织管理,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规范自我行为的自觉性,以充分挖掘民警的潜能。所谓潜能,就是人可能发挥出来的最大能量(能力)。据资料分析,人的潜能开发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就我们平常人而言,所能发挥的能力只占全部能力的4%,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天才,其潜能的发挥也还不到10%。如果能将我们现有民警的潜能的发挥提高两个百分点,那么在民警人数不增的情况下,可增加警力50%。由此看来,开发警察人力资源具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4.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警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的本体价值有待确立、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干预研究比较欠缺。警察心理健康研究可借鉴后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方法论上的新视野,倾向于"发展标准"的研究取向,采取多视角的研究范式,将干预研究作为重点,确立学科化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推动我国警察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公安工作特殊性要求民警具有终身警务技能。公安院校警体教学应围绕公安实战需要 ,重视培养学生具备警务技能训练习惯。合理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课外警务技能活动 ,是学生掌握终身警务技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许金峰  木子友 《公安教育》2005,(12):55-56,64
警体格斗作为警察徒手防卫控制的技击技术,它是结合武术、散打、拳击及摔跤等搏击技术,根据警察执法特点而编制的综合技击术,它主要用于警务实战对抗,同时也可用于日常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是一项集战训、健身为一体的警察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它既能使练习者掌握徒手制敌的技能,也能锻炼体能,同时又能锻炼过硬的对抗心理素质,故警体格斗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目前所有的公安院校已将格斗课程列为一门必修课,本人在几年的格斗课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通过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等途径,对提高警体格斗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有效的。一、…  相似文献   
67.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68.
根据上海市社区矫正办公室关于开展心理矫正工作的有关要求,杨浦区在2005年开始探索心理矫正工作,2006年在全区12个街镇全面推开。2006年年底,杨浦区通过竞标成为上海市社区矫正办"心理矫正设施化建  相似文献   
69.
2005年12月18日傍晚,妈妈助理辛明如约来到余红的家.这是她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家.因为她的工作已经圆满地结束了。余红和母亲万丹荣手拉着手站在门口迎接辛明,母女俩笑得甜蜜幸福。谁能想象.现在这样亲密的母女,几个月前还是互相仇恨水火不相容的仇人!辛明笑了.她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成为这个家庭的妈妈助理后,才让这个家重新有了爱的温暖和欢乐……  相似文献   
70.
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