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蒋介石一生效法曾国藩为人处世,在用人上也套用此法。他通过细微小事、语言交流。观察对方,看其是否可用,然后决定取舍。凡是被他所相中的人就可以提拔重用,反之,即使你有天大的本领,也会被搁置起来,甚至被怀疑、提防。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话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但高科技犯罪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盗抢金融单位的犯罪案件对社会秩序影响极坏。金融单位属于国家重点安全防范单位,它具有规模多种多样,重要设施繁多,出入  相似文献   
104.
有些人误认为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就是强调破案率,就是承诺100%的破案,就是宁可错究也不可错放,结果急功近利、造成冤假错案,从而对“命案必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命案必破”理解把握不准所致,只有正确把握和应用好“命案必破”这把“双刃剑”,才能发挥和挖掘其应有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权证误行权问题自权证产生之日起,就成了证券市场诸多问题之一。在权证日益风行的今天,权证误行权问题更是突出,日益为专业人士所关注。然而,时至今日,关于权证误行权的诸多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主要通过对权证误行权的性质、内涵、本质属性等方面的探讨,以及权证误行权与商业风险的比较,认为权证误行权乃非常损失之行为,并提出从而确立了权证误行权的认定标准及相关的救济措施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06.
吴小龙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5-125
洗胃致肺水肿死亡1例吴小龙(湖南省临漕县人民检察院;临漕415200)1案情摘要吴某,女,37岁,农民,因与丈夫争吵而睹气,并欲服农药自杀,被其家属发现急送村医疗站抢救.吴某自知未吞下农药而拒绝治疗,医生因救人心切而误诊,并强行予以插管洗胃.由于技术...  相似文献   
107.
刘颖成 《西部法苑》2003,(10):63-63
兵团某农牧团场电工张某因蓄水池急需用电抽水,便来到6000伏高压线路电闸处。发现电闸被打开,却未看到“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警告牌(该警告牌掉落在高压线杆底下的草丛里)。张某误认为此时已无人作业,便合拢电闸将电路接通,致使正在高压线上作业的李某和刘某受电击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8.
问题就是自觉地“知道我们不知道”,于是就体现为主体解决问题的愿望.对问题的意蕴进行再思考,“使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就形成了问题意识.“知识爆炸”对传统的教学宗旨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现代教学所凸显的问题和问题意识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提供了方向.“转识成智”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转识成智”就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逻辑设计,在引导学生反思的兴趣中培养能力和提升德性.  相似文献   
109.
联合国改革与巴西"入常"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理会扩大作为联合国改革最重要的一环,被逐步提上日程.在"入常"问题上,巴西与日本、德国、印度捆绑在一起,组成了"4国集团".巴西"入常"是"4国集团"中最符合安理会改革目标的.巴西有大国的抱负,在拉美国家中最具实力和地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由于"4国集团"的安理会改革提案缺少现实可能性,加之美国及墨西哥、阿根廷等本地区国家的强烈反对,巴西"入常"的前景不十分明朗.  相似文献   
110.
知识教学的价值在于转识成智,而转识成智则意味着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人认知、做事与为人的思维方式、言行准则与人格素养.从杜威实用知识观来看,知识的智慧化理解是转识成智的前提,那种仅仅将知识视为对客观事物镜式反映的知识观则阻碍着知识的智慧转化;而贯通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是转识成智的路径.在转识成智中,教师对所教知识与学生的全面理解与深刻洞察是贯通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