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理论与当代》2006,(10):59-59
肖锋等在9月6日的《京华时报》上报道:在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式上,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结合21世纪的时代科学命题和自身经验,提出了“培养最顶尖的基础科学青年人才”的三个秘诀:首先要营造合适的环境,要有一个小而精的研究中心,在中心里教授和领导都在积极参加研究工作;其次要合理教学,老师跟学生每周应该有一对一的教导工作时间;第三要抓住时间和机遇,要注意什么是大方向,要参加国际会议、参加科技竞争。“1946年到1956年这10年内,芝加哥大学只有11人获得诺贝尔奖。而此后10年,在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工作学习过的师生,有20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62.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球"呦呦"颂英才。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科学研究首次得到的大奖。值得深思的是,屠呦呦享誉,与她理解中国典籍相关:起初提取青蒿素,"煎"青蒿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屠呦呦反复咀嚼《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63.
对大多数人来说,屠呦呦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以"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项成果,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  相似文献   
64.
江苏盐城试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部分合作社躲避监管挪款投资非农产业失败,引发挤兑倒闭潮. 2006年,孟加拉国的银行家尤努斯和他所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的一大杰出贡献,就是开办和发展了“穷人银行”,人们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就可申请小额贷款,它被看做是真正解决农民贫困、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65.
史军 《新民周刊》2012,(40):84-85
"炮制"万能干细胞嬴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体重塑不再是个梦。在电影《终结者》中,有一个邪恶的液态机器人,它可以随意将身体化成水银一般纯纯的液体,在流过狭窄的窗缝之后,又可以再塑人体。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隐含了编剧对人类形态的一种渴望。人体能否重塑?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问题。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相似文献   
66.
诺贝尔的自传很短,加上标点,只有108个字。但就是这1085,却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他的自传是这样写的:“艾·诺贝尔呱呱坠地之际,一个仁慈的医生就该尽早结束他多灾多难的生命。主要优点:平素清白,从不牵累别人。主要缺点:未娶,无家室,易发脾气,消化不良。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  相似文献   
67.
《刑警与科技》2013,(11):28-28
<正>【本刊讯】4月9日,安讯士网络通讯有限公司创始人马丁·格伦(Martin Gren)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名人堂(Riddarhuset)举办的特别庆典上被授予企业奖章。该奖章由皇家爱国学会颁发,旨在弘扬卓越的企业家精神。本年度是由瑞典公主黛茜蕾进行颁奖。马丁·格伦获奖原因如下:"马丁·格伦是一位  相似文献   
68.
应怀樵,教授、研究员。现任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北京应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振动噪声控制、信号信息处理、测控技术、故障诊断、模态分析以及数采与信号分析仪器(虚拟仪器)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69.
雷嘉  马之恒 《世纪行》2013,(4):47-48
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经过数年不懈探索和艰苦攻关,最近成功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该物理效应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70.
诺贝尔奖是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世界范围内国际水平的大奖,有严格的评选程序和章程,具有高度的权威和声誉,实质是科学共同体对于科学系统内部和外部进行评价的体系,是科学奖励制度。随着科学的发展,应积极调整诺贝尔奖的发展结构,不应墨守成规,刻板要求,应使诺贝尔奖这项科学奖励制度日趋完善。同时要抵制和避免由于获诺贝尔奖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效应。应把诺贝尔奖和世界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发扬诺贝尔的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理想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