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0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各国政治   115篇
工人农民   210篇
世界政治   5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2篇
法律   5643篇
中国共产党   3923篇
中国政治   6433篇
政治理论   2137篇
综合类   4253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2209篇
  2013年   2359篇
  2012年   2162篇
  2011年   2145篇
  2010年   2062篇
  2009年   1790篇
  2008年   1557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KUSO文化——一种网络族群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一样,恶搞文化的流行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同时恶搞文化的流行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有的主流文化。面对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排斥并不是主流文化明智的选择,相反,应对其加以融合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2.
宾川县在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中突出“六抓”:一抓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党员电教片发放和播放制度,认真登记发放情况和做好播放记录。二抓网络建设,扩大工作覆盖面。全县在完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党员电教网络建设的基础上,部分乡镇还将播放点的建设逐步向自然村延伸,县级单位向党员较多的党支部延伸,目前共有基层电教播放站(点)402个。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对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归纳了几种主要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网络教学模式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4.
125.
互联网对青少年这一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的影响,已经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方面深入到了各个领域。青少年以其特有的道德意识、规范、心理和行为,生活在“网络社会”,在形成其网络道德的过程中,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因此,如何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道德体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26.
网络化趋势下的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趋势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应对其负效应而采取的措施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7.
日本版权制度的“数字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与网络的产生,包括各种作品在内的信息内容的使用方式的全面更新,将版权制度置于一片新大陆的面前,包括整合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内容的多媒体产品;信息与作品等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形式的迅速传播;使用数字与网络技术版权事务的最新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28.
129.
张翔  孙晓光 《前沿》2007,(4):87-89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高校“红色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红色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加强“红色网站”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0.
李晓明  陆岸 《法律科学》2005,23(6):37-46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争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属于两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问题。在“罪刑法定”原则下,社会危害性更应当回归于犯罪学之中,而在刑法学中用法益侵害和严重的法益侵害取而代之,并且它们只有被明确规定在刑法中才能叫刑法法益侵害。这样规定,不仅剔除了“社会危害性”这一宏观、模糊的、甚至易受主观价值取向改变的犯罪定义标准,而且有利于刑事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