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171篇
世界政治   3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6篇
法律   2095篇
中国共产党   5584篇
中国政治   6168篇
政治理论   2448篇
综合类   319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996篇
  2014年   2375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986篇
  2011年   1654篇
  2010年   1354篇
  2009年   1309篇
  2008年   1269篇
  2007年   952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756篇
  2003年   743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61.
张惟英 《团结》2002,(4):47-48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曾说社会民主党成功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没有世界观的党”,这其实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多元世界观的形象表述。多元主义是社会党确立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2.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依赖多种因素,关键在领导.在于领导重视,在于领导机关用档法律、政策、规章制度来保障,在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63.
当代青少年处于大众文化的包围之中,缺乏道德、人文精神的大众文化,正以它低俗的金钱与享受的价值观影响着一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在崇拜明星的潮流中,文化的传承正在出现断裂,面对青年在大众文化中的道德失落,文化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应加强大众文化的取舍与监管。  相似文献   
64.
据《明史》中关于李东阳的传记 ,大学士李东阳是明代的一位名臣 ,明正德年间 ,皇帝昏庸无道 ,宦官刘谨专权 ,与李东阳同时的大学士刘健和谢迁先后离开了朝廷 ,只有李东阳留了下来 ,为官愈加恭谨深沉 ,在与昏君权宦周旋的同时尽力帮助维持着越来越破败的朝政 ,使之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当时及后世的儒生士大夫对刘健和谢迁保名而退持赞扬态度 ,对于昏君权宦或权臣正面抗争的忠臣义士也持赞扬态度 ,因为他们保全了士大夫和忠臣的名节 ,而李东阳虽然没有与权宦同流合污 ,且尽力维持了朝政 ,儒生士大夫们却对其颇有微词 ,以至李东阳晚年谈及…  相似文献   
65.
湖北省监利县实验高级中学张国东:1、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首要途径。在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呈现多元取向。价值观的多元化不能不影响到教师,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思潮袭卷而来时,师德建设更应重视领导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6.
曲言 《创造》2002,(6):35-36
在宣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热潮中,笔者于12月中旬深入曲靖部分县(市)区、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以实地考察、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等方式,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这次深入调研,对全市近几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成绩、经验以及热点、难点和存在问题,获得了更客观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一对如何紧密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任务更明确  相似文献   
67.
王道勉 《政策》2002,(8):54-54
古人谓做官:“有德为瑞,无德为灾”。意思是说有道德的官史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安定的生活,而丧失道德的官史只给老百姓带来灾祸与痛苦。  相似文献   
68.
职业不道德现象作为一种群体行为,突出反映在垄断行业,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首先从确立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入手,而后科学地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并遵循平等与公正原则,可操作性、强制性原则,以及合法性原则。  相似文献   
69.
对构建网络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 ,因特网(Internet)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对现实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网络社会”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 ,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在特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网络社会”自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道德。本文试图跳出“纯”技术的视界 ,对构建网络道德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0.
高校女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思想解放,勇于开拓,好学上进,她们聪明、勤奋、细心,是当代女性形象的集中体现。但因受女性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部分女生存在着缺乏政治热情、依赖性强、心理脆弱、怕苦怕累等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少数女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仰动摇,对实现共产主义感到困惑、迷惘,甚至产生怀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心存疑虑,信心不足,使命感不强,参与意识薄弱。有些女大学生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