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55篇
工人农民   98篇
世界政治   2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1768篇
中国共产党   3405篇
中国政治   4232篇
政治理论   1438篇
综合类   20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1236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1230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方晓宇 《今日海南》2006,(10):22-23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也是道德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做人,应身先立德;做官,应以德从政。领导干部的从政道…  相似文献   
72.
道德何以可能,即道德伦理的本源、基础是什么,人们为何在社会生活中讲道德?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道德何以可能这一点上,依照发生论的观点,用还原的方法探讨道德的本源,依次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文化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期为道德的起源找到可实证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说法     
《党员特刊》2003,(7):31-32
  相似文献   
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强调,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是当前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5.
周翔 《前沿》2003,(1):81-8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探讨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再次成为热点。作者从理论、历史传统及治国方针上论述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杜乾举 《行政与法》2007,1(2):29-32
警察执法不仅是实施法律的过程,而且也是实现道德价值的过程。忽视警察执法的道德追问,必然造成警察执法的道德缺失。警察执法应是法治化与道德化的统合。提高警察的道德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警察执法正当目的的确立和警察执法手段的正当行使。在依法治警的同时切实以德治警,加强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道德约束,让“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道德价值理念照耀警察执法过程。  相似文献   
77.
大陆台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台协会”)在两岸关系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不仅为两岸有关方面所关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台协会在两岸关系中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或多大的作用?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展开了对问题的探讨,但同时也还存在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的必要。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群体而言,其行为总是由一定的规律所支配,这种规律可以称之为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78.
陈艳慧 《求知》2006,(6):6-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79.
王传兴 《美国研究》2007,21(4):136-145
随着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士兵在伊拉克的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国内对布什政府伊拉克战略的批评可谓不绝于耳。就在这样的时候,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G.考夫曼于2007年出版为布什主义辩护的《为布什主义辩护》①一书。考夫曼曾说,“我在书店浏览时,看到的是数以百计的(对布什主义的)批评书籍。”②《为布什主义辩护》因而显得与众不同。正如作者所言,“总体上,本书填补了研究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目前进行的(伊拉克)战争——的文献中的一大漏洞。很少有像这样内容的一本书。”③对布什主义持强烈批评态度的罗…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