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1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139篇
工人农民   604篇
世界政治   6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4篇
法律   3839篇
中国共产党   13461篇
中国政治   12301篇
政治理论   2590篇
综合类   392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851篇
  2014年   3059篇
  2013年   3498篇
  2012年   3817篇
  2011年   3215篇
  2010年   2699篇
  2009年   2679篇
  2008年   3457篇
  2007年   2539篇
  2006年   2363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1316篇
  2003年   1594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非典瘟疫 ,灾定思难 ,一些科学官员和科学家说 :中国科学界存在着浮躁症!不能说中国不存在科学浮躁症。但如果仅仅用“浮躁症”三个字来概括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其本身也属于一种浮躁症了。那么 ,中国科学界的大麻烦在哪里呢?通过非典瘟疫 ,已经暴露得非常清楚 :科学官本位。通俗的尖刻语曰学阀。科学浮躁症 ,不管它如何浮和躁多久 ,它终究不能压制住科学成果的最终浮出。但是 ,科学官本位就不然了。科学官本位不仅能够扼杀科学真理、埋葬科学成果 ,甚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多方面的灾难性后果。科学官本位 ,是中国特色的悲剧。人们记忆犹新 :在…  相似文献   
72.
73.
作 为对思想进行思想或反思的哲学 ,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先导为自己开辟道路 ,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难怪笛卡儿的无前提、无定见的哲学认为怀疑是智慧的开端 ,并提倡无处不怀疑。难怪齐克果大胆断言 :哲学由怀疑始 ,哲学思考之前我们先得有所怀疑 ,近代哲学由怀疑始。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1857年—1936年)可谓把握了怀疑哲学的真谛和脉搏。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通向知识和最终确信的唯一真实道路是怀疑和怀疑论” ,而“常识往往是理智冷漠的名字”。他进而揭示出 :与不动脑筋的推理、轻松的和过分现成的信仰相比 ,诚实的怀…  相似文献   
74.
曾纪荣 《湘潮》2006,(10):56-56
1935年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6名外国人(5男1女)其中4人是军人——李德、武亭、毕士悌、洪水。另2人是神父勃沙特和一名修女。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用名华夫,德国人,早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时,参加苏联红军,升任骑兵师参谋长。1932年春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名  相似文献   
75.
诺敏 《思想工作》2006,(7):14-1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内容深邃,意义深刻,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科学精神促进了科学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文明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从热气…  相似文献   
76.
77.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其在现当代的发扬光大和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刘晖 《学习论坛》2006,22(9):13-14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79.
方志敏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乍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属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概念。其实,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出二者属性中的共同点,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道德风范。从这个共同点出发,纵观方志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不难看出:方志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结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总结,因而也就不难将二者联系思考,比较研究,从中择其要领,凸现亮点,探寻出一些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来。本文将就此作“原生态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商。  相似文献   
80.
林子 《党史文苑》2006,(3):9-10
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红军,从2005年11月21日起再次从江西赣南踏上长征路,2006年1月11日走到了云南昆明,成为了全国重走长征路中年龄最大的人.因为长征的经历,是他一辈子最珍贵的回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长征路上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他一生中最记挂着的人,所以,他虽然年岁已高,也不愿在家里怡养天年,而要再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看一看.这位老红军名叫刘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