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思的村84岁的李文骧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但已经20余年没法好好走路了。只要走上不超过100米,脚和小腿就会酸疼难忍。他告诉记者,村里还有十几位老人也有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32.
早就听说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是一个从“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田”的穷山沟,成为年人均收入达1.3万元的广西最富村之一,我们决定到这个村庄走走,探个究竟。正是夏日时节,万物葳蕤。进入古板村村口,就看到路两旁的山腰上是一座座风格独特、青瓦白墙的别墅。再往前走进入到古板村委  相似文献   
33.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34.
梁宇广 《今日广西》2010,(11):31-33
原住居民流失 在桂林灵川县的长冈岭、阳朔县的石头寨、岑溪市的水汶围屋等古村落.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倒塌严重。 兴业县虎村有古建筑28座.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桂东南现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庞村梁氏人家祖屋,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超大房”有2220平方米,其余的均为千余平方米一座。随着时代的发展,庞村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  相似文献   
35.
“赶圩去喽,阳朔‘十佳双带先锋’、‘十佳岗位先锋’党员评选活动今天在金宝圩设了投票站,咱们赶快去投一票。”6月19日,阳朔县金宝乡门楼村村民莫海一大早就高兴地去邀邻舍赶圩,要为他们喜爱的“党员明星”投上一票。  相似文献   
36.
地区传真     
《当代广西》2014,(8):8-9
正田林县展"中国壮剧之乡"魅力4月18日至30日,2014百色田林·第四届中国壮剧文化艺术活动周期间,"中国壮剧之乡"田林县将连续10天上演58场壮剧,汇聚全县58个业余壮剧团参加展演,这个精彩不断、欢乐不停的壮剧艺术盛会,将让观众从中领略到壮剧的文化魅力。近年来,田林县重视壮剧文化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发展,扶持和壮大乡镇村屯组建业余剧团,对北路壮剧剧目进行集成出版,着力打造北路壮剧  相似文献   
37.
容科彪 《当代广西》2014,(23):23-23
正破旧房屋拆除了,村道硬化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处处花红草绿。11月19日,笔者走进阳朔县葡萄镇周寨村委白面山村,眼前为之一亮。村民黎兆全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村里"建新不拆旧",现在全村一半以上的破旧房屋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生态景观。白面山村共有600多人,村里许多村民都建了新房,但不再住人的很多破败旧房没有拆除,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安全隐患。今年7月,葡萄镇党委、政府在该村实施"拆旧植绿"(拆除旧房植新绿)项目,由政府出资把拆除旧房的地方  相似文献   
38.
正2013年5月8日,阳朔县兴坪镇、横县石井村等首批13个镇村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广西特色名镇名村"称号。作为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载体,名镇名村是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或积淀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或展现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变迁,或昭示着现代农村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39.
去年8月底,广西阳朔县曾召开"政协委员为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言献策大会",会上委员们共向县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不少委员呼吁县委政府及综合执法部门要顶住压力,敢于碰硬,坚决拆除所有乱搭乱盖违法违章建筑.  相似文献   
40.
黄丹  容科彪 《当代广西》2013,(16):19-19
七月的阳朔,游人如织。在众多旅游从业人员中,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太太相当引人注目,她就是被中外游客亲切地称为"月亮妈妈"的徐秀珍。今年68岁的徐秀珍是阳朔县年龄最大的导游,她原来只是高田镇历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过活,阳朔旅游业的发展让她家走上了富裕道路。如今,徐秀珍开办了两家"月亮妈妈农家饭"餐馆,人气极高。现在全家人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农家饭庄上来,齐心协力把饭庄这个蛋糕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