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663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7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声音     
《廉政瞭望》2010,(10):9-9
<正>好多富人都恨我,肯定恨我嘛,本来感觉他多有钱理直气壮的,现在炫不起来了,再炫你像陈光标那样捐啊。他们有压力,看我这今天捐明天也捐,他吹不起来了。——中国"首善"陈光标"裸捐"后称  相似文献   
72.
政研室     
《南风窗》2008,(24):10-10
陈云林访台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于11月7日结束4天的访台行程,回到北京。在台期间,海协会与海基会举行了在台湾的首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运直航等惠及两岸同胞的四项协议,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还与岛内各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四项协议对丽岸关系而言是一份历史性的文件,代表两岸"三通"将正式上路。"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两会就完成了60年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如此评价。近日,台湾方面提出,希望能与大陆进行"官方接触"。  相似文献   
73.
陈水扁执政8年,为了扩展“台独”国际空间,挖空心思采取种种卑劣手法,大搞“金钱外交”,拉扰收买一些穷小国家。同时,借拼“外交”之机,大搞贪渎。最近,在岛内爆发的“金援外交”10亿元(新台币)弊案就是典型一例,这场被称为“世纪骗局”的政治事件在岛内愈演愈烈,台外事部门负责人黄志芳、行政主管部门副负责人邱义仁、防务部门副负责人柯承亨深陷其中。舆论认为,陈水扁肯定“是此案的真正主角”。但陈水扁狡辩说,过去对此案全不知情。  相似文献   
74.
吴宜 《两岸关系》2008,(12):11-13
今年以来,民进党在接连遭受两场重大选举惨败沦为少数在野党后,进一步受到陈水扁家族特大洗钱丑闻的重击,陷入了该党创党以来最为艰困低迷的时期。以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民进党将继续被此案拖耗,重整再起的步伐已被彻底打乱,未来发展也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  相似文献   
75.
陈水扁案件引起了岛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然我们对案件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在政治、民主、文化的层面。整个案件的进程反映了台湾法律的一些符号与原则,活生生的再现了台湾的司法运作机制。作为法学学者,作者认为台湾司法机制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我国大陆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76.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9,(10):18-19
2009年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对扁家弊案涉案的14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陈水扁和吴淑珍都被判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并且各自被判罚金新台币2亿元、3亿元。扁家子女及亲信,除了蔡美利患病暂停审判,陈镇慧免刑,其余被判处6个月到20年的有期徒刑。扁家弊案的审理和宣判是台湾政治史和司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2006年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暴发台开内线交易案以来,扁家的弊案一桩接一桩被揭露,引起台湾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陈水扁下台。  相似文献   
77.
《党政论坛》2008,(18):28-28
5月20日上午9点20分,陈水扁与马英九交接完毕,正式下台,当即失去了所谓“刑事豁免权”的保护伞。上午10点钟,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马上签署“2008年特侦字第三号”,将陈水扁列为“国务机要费”案的被告,进行侦办,案由是贪渎罪。  相似文献   
78.
邰言 《黄埔》2008,(2):14-17
2008年元旦,陈水扁在讲话中仍然大放“独”言,挑起两岸对立,阻碍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2月1日,陈水扁当局又公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严重危害台海和平。  相似文献   
79.
此次选举过后首先反映出的便是民进党的政策走向已被证实,不符合现实利益,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失去信心,愿意给国民党一次重新上台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台海的僵局。  相似文献   
80.
前段时间,台湾的《中国时报》用了4个版,做了一组题为“2008——彷徨的中产阶级”的专题报道。报道说,经历了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聚变,台湾的中产阶层正逐步陷落,这股台湾社会的稳定力量正处于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之中。报道如巨石投水,掀起了波澜,激起热烈回晌。之后,《中国时报》就此发表社论,要求陈水扁当局正视现实,拿出办法。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