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11篇
中国共产党   1187篇
中国政治   1562篇
政治理论   275篇
综合类   4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即墨市残疾人事业取得很大成就:残疾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残疾人自身素质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根  相似文献   
43.
贵州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地产资源是发展经济的优势。但是人口的增长及封闭传统文化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导致了人口的增长。因此,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首先必须加强人口的控制。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使其得以合理的综合利用,是贵州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4.
“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济南名泉和孔子,诉说着齐鲁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46.
人口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人口问题牵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大局,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行计划生育,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反映了人口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7.
叶惠成 《工友》2007,(11):7-7
通过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结合东风汽车公司实际,公司工会将遵循"公司与职工要同步发展"的原则,创新工会工作。为了推动"公司的发展",工会将围绕公司"融入发展、合作竞争,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发展战略,为早日将东风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贫困山区普遍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但是,在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的背后,也有一些新的情况出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9.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爱宝 《探索》2006,(1):58-61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在我们的理论视野与实践领域中越发清晰与凸显。应适应“四个文明”概念的实践指向性及其协调发展理论的逻辑需要,来科学地界定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及其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使然,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0.
杨欣 《奋斗》2006,(7):30-33
乡村是生动的,乡村是多样的。 被誉为“龙江第一村”的省内首富村——兴十四村,是一个靠工业带动、建设成别墅式新农村的成功典型。兴十四村以工业为支柱、农工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组建了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在全国率先步入了小康村,人均收入1.3万元,村拥有10亿多元的固定资产,35家企业。兴十四村“不是城市,却胜似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