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一念之间     
直到被判刑那天,那男子还没弄明白,大街上那么多人,那么多骑摩托的人,田新生是如何认定他就是那个“飞车抢夺”的作案者?  相似文献   
22.
2007年第二期《天津检察》刊登了笔者所写的《孙某的行为是诈骗还是抢夺》一文后[案情大致为:犯罪嫌疑人孙某,女,38岁:何某,女,39岁,二人预谋诈骗,于某日上午在汉沽一商业银行营业厅门前,见退休女工王某刚从银行取款出来,何某假意将一个信封(内装一卷裁成百元钞大小的报纸,外包一张真币)掉在王某面前离去。  相似文献   
23.
当抢夺生命的紧急状态转向重建家园的平静岁月,曾经云集四川灾区的志愿者们会不会人去曲终?当撕心的剧痛转向漫长的疗伤,还会有那么多关切的目光投向这片苦难的土地吗?  相似文献   
24.
近期,新疆"飞车"抢劫抢夺犯罪出现迅速发展蔓延势头,不法分子连续作案,疯狂"飞车"抢劫抢夺行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针对"飞车"抢劫抢夺案件突发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公安机关必须从信息导侦、日常防控、夯实基础工作和查堵销赃渠道等方面进行打击防范.  相似文献   
25.
于保国 《天津检察》2008,(4):64-64,61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趁他人不备夺取财物,有时被害人来不及抗拒,抢夺成功:有时则被被害人发现,抓住被抢财物不放手,双方形成对峙,行为人通过强拉硬拽而获得财物。对于前者,如果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构成抢夺罪白不必说;对于后者,往往存在构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分歧。两罪的法定刑相差较大,正确区分上述情况,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6.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刘某,农民。2006年11月16日下午,被告人刘某伙同肖某预谋后骑摩托车窜至某县县城欲实施抢夺。当晚8时许,二人尾随被害人张某至首山浴池附近时,刘某将张某的一对金耳环抢走。后,刘某和肖某骑摩托车逃跑时,被张某的丈夫崔某拦下。刘某为让肖某摆脱崔某,遂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扎向崔某,  相似文献   
27.
近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一幅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抽出大批公安干警、武警上街全天候巡逻 ,当场抓获抢劫、抢夺、敲诈、盗窃等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这幅照片突出了武警抓捕的场面 ,并将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隐去 ,作了适当的技术处理 ,没有按以往的惯例把犯罪嫌疑人曝光。这应该是我从“严打”报道以来所看到的一幅符合当代法治要求 ,符合人权保障精神的照片。这幅照片既宣传了“严打”斗争的实效 ,又充分注重保障人权 ,体现了当代法治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的双重价值取向。然而 ,在大量的宣传报道中 ,我看到的另一种现象却多于此。诸如公开…  相似文献   
28.
来信     
欧阳晨雨 《南风窗》2014,(18):12-12
<正>1改革不是权力瓜分、抢夺利益。笔者在超市工作,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去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改革,由原先的工商、质检等多部门监管改为食药局统管,我个人认为是对的。但前段时间面临一个小困扰:新进员工的健康证要去哪里办。食药局表明,按照机构改革,该证件要去他们那里办,但是,原先办理健康证的卫生监督所却不让步,两相争夺,超市为  相似文献   
29.
“双抢”犯罪猖獗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研究》2001,(10):27-30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抢劫、抢夺犯罪大量增多,对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感构成严重威胁。治理“双抢”犯罪,仅靠公安机关的打击,效果有限,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0.
抢夺罪中实际控制财物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点提示】关于区分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学说主要有失控+控制说、控制+逃离现场说、控制说以及失控说四种。由于前三种学说将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违背了犯罪既遂基本理论,且实际控制的内涵与外延不明确,因此应按照失控说的观点,即以被害人因抢夺行为失去财物控制权,作为抢夺既遂与否的判断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