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可能不曾想到、在2002年科技下乡的大集上.他轻松举起的以栗蘑开发项目竞标50万成功者的手,经过两年之后.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撑起一片富裕的天,为他所热爱的父老乡亲装进一蓝又一蓝新鲜的喜悦与幸福。  相似文献   
52.
邓立 《中国司法》2000,(5):26-27
于北碚城区、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劳教戒毒所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专门收容男性劳教吸毒人员的戒毒场所。目前,该所已发展成为一座花园式的劳教场所。戒毒所在对劳教戒毒人员重点加强思想改造和戒毒的同时,针对他们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的特点,着眼于劳教人员解教以后的就业问题,相继开设了实用性较强的电脑培训班、食用菌培训班、汽车维修班等。在劳教人员王某的眼里.是西山坪劳教戒毒所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王某曾在外面戒过几次毒,但都没有成功,家里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程序,将他送到西山坪劳教戒毒。初进劳教所时,他骨瘦如柴、面如死…  相似文献   
53.
我是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到闽北沙县的。那时我在沙县外贸公司当食用菌技术员,一个月几乎有20天在乡下与菇农打交道,日食百家饭,夜眠百样床。我认识的第一个沙县农家朋友是老韩。老韩那时并不老,赶上了第二次分田分地,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在分到责任田的那天晚上,恰好我到他家看他的蘑菇房,他把一小坛珍藏了三年的沙县冬酒,就着干菜萝卜全喝光了。  相似文献   
54.
简讯     
日前,通州“菜把式”赵启平荣获由中华慈善总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爱心中国”——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慈善人物称号。据了解,赵启平成为食用菌的养殖能手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扩大企业,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55.
“越是阴天越需要掀棚增光”“洒水不能过多,气温低了得适当减少水量”……在邯郸市魏县院堡镇的扶贫产业园区里,全国劳动模范、农民技师苗银德正在走棚串户,现场指导农户食用菌种植。园区里一排排的食用菌大棚已经整齐地覆盖上了深色的保温棉垫,虽然正值隆冬时节,但大棚里还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相似文献   
56.
宣平 《江淮》2011,(1):52
报载,在我省天长市,农民请"科技家教"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个市永丰镇食用菌种植大户戴时春颇有感触地说:"以前种菜全凭从上辈那儿学的传统经验,一年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生计。自从请来‘科技家教’后,种植的无公害金针菇、蘑菇等蔬菜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年收入是过去的3倍多。"  相似文献   
57.
在漳平市新桥镇,每个村庄一种奇特的景观吸引着人们:在每栋农家的房前屋后,在农田里,满眼的是食用菌种植棚。食用菌种植已引起该镇“大田和山地种植结构”的深刻变革。仅仅毛木耳种植一项,便占了该镇3.1万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的1/3以上,成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58.
1980年,从部队退伍的农民赵先生回到山东诸城老家,成为乡文化站站长。不甘寂寞的赵先生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可以学技术的生意——种蘑菇。他用200元的启动资金在一堆锯末和棉花壳里开办了食用菌厂。从选场地、租大棚、做培养基到种植、养护、  相似文献   
59.
《农村青年》2009,(1):58-58
大学毕业的黄见专原来在广西恭城县一家糖厂工作,不料糖厂破产倒闭,黄见专和妻子双双失业,只好回家务农。夫妻俩种过果树,搞过食用菌栽培,还养过蚯蚓。可经济效益都不理想。学生物专业的黄见专经过调查,发现竹鼠在区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养殖的人却不多,而恭城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竹鼠的生长繁殖。想到就做,他与妻子商定决心放手一搏。  相似文献   
60.
《当代广西》2011,(22):2-F0002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秋冬种工作,明确提出把秋冬种当做一造生产来抓。9月份以来,自治区农业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秋冬种生产,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秋冬种生产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结合推进“千万亩秋冬种实施行动计划”,2011年,全区努力实现秋冬种面积2200万亩,力争达到2250万亩,同比新增200万亩以上,平均效益亩净产值500元,累计增收10亿元以上。重点开发秋冬菜、食用菌、马铃薯,其中秋冬菜达到1400万亩以上,巩固发展全国最大秋冬莱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