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蒋介石与鲍罗廷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探究鲍罗廷对蒋介石"情有独钟"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加以阐述,分别是:鲍罗廷眼中的蒋介石、鲍罗廷与蒋介石相互借重以及鲍罗廷"钟情"蒋介石的苏联因素.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9)
孙中山与鲍罗廷的革命友谊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苏俄与中国共同需要的背景下建构的,在改组国民党与筹建黄埔军校的政治交锋中升温,在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形势极具转变中落下帷幕。他们不仅仅是外籍顾问与革命领袖的个人友谊,更是当时中国与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缩影。  相似文献   
13.
关于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虽已研究多年,但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近两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翻译出版了一批俄罗斯公布的绝密档案,有关共产国际与中国关系问题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本文根据新公布的档案。探讨了五卅运动之前陈独秀与鲍罗廷的合作与分歧,相信这对于深入研究陈独秀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是鲍罗廷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蒋介石、张静江会前达成协议,会上强迫中共代表接受,会后又把既成事实强加给中共中央,不是陈独秀强迫中共代表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一个叫做麦库克·鲁兹的西方作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样形容照片上的周恩来——“在广州,1925年至1926年的中苏蜜月时代,身着国民党军官制服的他与年轻的总司令蒋介石、苏联顾问鲍罗廷,以及他的助手胡志明过从甚密,并且担任着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这是南中国的西点军校。”在那个时代,一个西方作家怎么会对周恩来的历史如此了解?也许,事情可以从一批新发现的老照片说起。1938年,南京的血雨腥风还没有散去,从华北到长江的战线上,日军又在疯狂地进犯。几乎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会在这场战争中毁灭,还是涅槃?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是共产国际、联共(布)和苏联政府大力支持孙中山和中国国民革命的产物,是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成果。鲍罗廷奉派来华出任孙中山和国民党的政治顾问,建议创建黄埔军校,为建设与人民相结合的新军队培养军事人才。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走上以俄为师的道路,以此为背景,鲍罗廷为黄埔军校引入苏联红军建校模式和制度资源,刷新了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记录。同时,他以黄埔军校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孙中山三民主义、坚持国共合作和推进国民革命的主张,对于黄埔军校的革命化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鲍罗廷是中国大革命史上一位身份极为特殊而又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华4年间,他作为国民党的总政治顾问和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不仅参加了反击陈炯明叛乱,改组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镇压广东商团叛乱和进行北伐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军事活动,并发挥了他人所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而且一直在中共中央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共在大革命时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地位与责任是相伴随的,鲍罗廷尽管在大革命有许多方面或指导失策或指导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但总的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是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18.
1923年,中国国民党亟需改组.可是,国民党内对改组认识尚未深刻,抱着对国民党的失望情绪,马林离开了中国.鲍罗廷继马林之后来到广州,展开一系列活动,力促国民党改组:一是对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施加影响,使孙中山进一步认识改组的意义;二是利用出席各种各样的机会,对国民党改组的重要性进行舆论宣传;三是支持保卫广东的军事斗争,使国民党改组有稳固的根据地;四是积极发挥共产党的作用,帮助国民党改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驱逐鲍罗廷”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舰事件之后,鲍罗廷利用各种机会来限制蒋介石,力图恢复到此前国民政府党政军分权、国共两党合作的革命局面,而蒋介石则期望巩固业已取得的各种权力,双方矛盾发展至迁都之争时已水火不容.值鄂赣僵持之际,蒋介石决定驱逐鲍罗廷,在经过必要的舆论准备之后,蒋将驱鲍的行动付诸实施.由于共产国际坚决反对撤换鲍罗廷,加之蒋介石在迁都之争...  相似文献   
20.
苏联顾问鲍罗廷积极参与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在力促孙中山创办军校、支持蒋介石出任校长、争取苏联在人财物上的大力支持、重视军校的政治工作等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