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33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裁判要旨】理论与实务界关于产品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笼统表述,对倒置的法律要件缺乏具体探讨,无形中混淆了产品缺陷的证明责任,应予辨正。本案例试图说明:在产品是否具有缺陷这一关键问题上,仍应由受害人举证;在缺陷产品和损害之间因果关系得以证明的前提下,生产者就免责事由举证;在产品是否具有缺陷这一待证事实不明的情况下,应由受害人来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相似文献   
102.
一、因果关系: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在物理的和逻辑的意义上,引起一个特定结果所必不可少的每一因素都是导致结果的原因,因为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特定结果便确定地不发生。这是站在自然科学的角度在最广义上理解因果概念。对于导致一次特定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这种意义上的因果定  相似文献   
103.
何浪 《特区法坛》2005,(4):17-18
笔者认为,证券操纵行为是指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信息优势,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或交易量,诱使投资者买卖证券,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尽管操纵行为有冲洗买卖(wash sale)、相对委托(matched orders)、连续交易操纵(manipulation by actual purchases)、联合操纵(pool operation)、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dissemination of rumors or false information)、违反政令的安定操作(stabilization)、扎空(corners)、违约交割(renege exchange)等等多种行为类型,但从行为的性质上讲,其应定位于一种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说,因果关系作为证券操纵行为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在当前有研究与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4.
驾车碰撞致人倒地后被他车碾压死亡,因介入了第三方的碾压行为,在此情况下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考查第三方行为这一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大小,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并不异常或者异常性较小,那么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便存在着高概率的刑法因果关系,反之则介入的异常因素将切断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5.
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瓣周漏属于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发生率约0.5%左右,发生时间可以在术后几个月至几年不等;机械性损伤亦可造成瓣周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瓣周漏的部位、大小、数目,通过瓣周漏漏口的血流返流情况,以及心功能状态等的诊断都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不同时间段超声心动图报告的变化情况,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综合分析在瓣周漏的形成中机械性损伤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如何判定被告虚假陈述行为与原告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难点,也是长期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一大难题。借鉴美国普通法和证券法对因果关系的规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对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的认定做出了具体规定。该规定对于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责任,维护其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但是,该规定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7.
冯亚东  李侠 《法学研究》2010,(4):123-132
在中国现行刑法的明文规定和犯罪构成四要件的解说体系下,对因果关系及刑事责任的确定应遵循从客观归因到主观归责的分析进路。所谓客观归因,即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只是确定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故采用“条件说”即能以最简捷方法予以解决,不需要引入见仁见智的各式规范判断学说;至于由此而导致的责任范围过于宽泛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对主观罪过的精确界定予以解决,在主客观相统一的更高层面最终解决对行为人是否归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刑法因果关系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宥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争论中,造成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影响到对案件的正确处理。而从司法认定的角度,通过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学说的介绍和辨析,借鉴英美法系的双层次原因说,用二元区分的新视角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有利于正确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巍  金艳  肖红 《政法论丛》2008,(5):21-27
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专门立法,司法实践中涉及相关的案件只有民事实体法依据.在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构成要件:须为公有公共设施、须设置或管理有欠缺、须公民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并且损害与公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请求人不完全限于公物利用者,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范围和标准也应视具体情形分别认定.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程序可通过行政程序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1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理论一直采纳四要件说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即(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2)侵权行为的违法性;(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有过错。尽管学界对各个要件的具体问题尚有争议,但四要件说已基本成为通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